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1 . 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恩格卡维尼说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民主发展历程。但是我们应该找到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凡能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的民主就应该坚持下去。这表明(     
①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文化有普遍规律
②文化民族性寓于世界性并通过世界性表现
③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既具有个性,又蕴含共性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老一辈艺术家们秉持“不重复自己,不模仿别人”的创作理念,将西方动画技术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动画形式:水墨动画,创作了《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山水情》等中国水墨动画影片,以独特的美学意境和隽永的东方哲思引发世界惊叹,使中国水墨动画影片走向世界。这告诉我们(   )
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    
②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交流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推动作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 . 我国的“十四五”规划要求,“以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
①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增强影响力
②能够促进中华文化在传播中继承
③表明中国故事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④表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4 . 400多年前,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他与我国明代科学家李之藻结合西方科学和中国实际,创作的一幅用中文标注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先例,在中国地图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构成世界文化
③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世界各国的文化日益趋同
④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冬奥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主体建筑的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把“如意”的S曲线揉入跳台赛道剖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形成了对冬奥赛事独到的中国文化表达。这种表达(   

①具有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②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符合时代特点和文化发展实践的需要
③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体现创新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④是独特性与包容性的统一,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化的转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 . 2021年11月,中国刺绣展在波兰多个城市举办。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为波兰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欣赏中国艺术的窗户受到当地民俗专家和中国文化爱好者的欢迎,被誉为“世界艺术瑰宝”。可见,这些作品(     
①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
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
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1更新 | 3683次组卷 | 18卷引用:一轮巩固卷10(新高考人教版)
7 . 围绕丰收,中国各地形成诸如传统祭祀、民俗表演等节日活动。放眼全球,丰收的节日亦属于世界,犹太人在五旬节欢庆收获,感谢神的恩惠并祈求来年丰收。材料表明(       
①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促进了人类文化发展
②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这是因为文化交流能(   
①消除文化的民族性,增强其世界性
②促进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共同发展
③促进国家之间相互理解、携手共进
④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推出“百年百艺——国际民间文化艺术展”,遴选中国、俄罗斯、匈牙利、斯洛伐克、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家的74个非遗项目、800余件作品,以非遗为载体展现丝路文化、讲述丝路故事。该艺术节的举办(     
①能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互鉴
②推动了沿线国家对彼此传统文化的认同
③为沿线各国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④诠释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丝路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历史悠久的老街区,往往反映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色。如今,很多历史文化街区秉承“修旧如旧,新旧融合”的微改造理念,突出地方特色,留下历史和文脉,让人们记住了乡愁。“微改造”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它(     
①有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②始终坚持了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③正确把握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④恰当处理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