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李子柒是一名美食博主,她的视频取景考究,制作精细,始终透露着古风古韵的纯朴气质,向世界展示了一部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美的田园文化生活。这些视频在国内视频网站吸粉无数,外网影响力也堪称“爆表”,在YouTube上有上千万粉丝。老外们虽然看不懂中文,但无不赞美李子柒的手艺,羡慕她的田园生活。李子柒视频能在国外风行,是因为(     
①精心制作,风格唯美,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②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国粉丝认同中国美食文化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创造、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讲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热播剧《山海情》阿语版(图)近日在阿联酋、埃及、苏丹等多个阿拉伯国家播出,让国内观众追“上头”的情节打破了语言与文化的藩篱,同样牵动了海外观众的心。这凸显了(     
A.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中华文化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普遍认同
D.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3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如下图)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简要说明北京冬奥会会徽设计是如何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的。
2023-08-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请列出《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维导图。
2023-04-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思维导图
5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如下图)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在“BEIJING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该设计(     

①坚持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创作导向
②诠释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价值追求
④彰显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在202“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活动中,北京面院举行了“满园青青百草同——齐白石的跨时空对话之一”展。展览呈现了齐白石的《上学图》,齐白石将儿时祖父送学的温情回忆寄情笔端。而意大利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笔下,则描绘了祖孙相互依偎的温馨场景。中意两国艺术家对祖孙之间的亲情表达(     
①反映了两国文化在重视亲情观念方面的相通
②表明了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③印证了文学艺术反映人们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
④彰显了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央视春晚中,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见下图),以古典文学的叙事方式、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意念的流动、人物的虚实交错重现了大宋美学,备受海内外观众好评。由此可见,该舞剧(   

①推出了融汇多种区域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②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价值观
③表明了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精神向往
④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设计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理念和愿景,又一次为奥林匹克运动贡献了“中国文化符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的设计(     

①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根源于汉字、篆刻艺术和设计者的创作灵感
③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创造性转化为世界性
④既有中华文化的独特印记,又有对冬奥会文化的传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设计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既展现出冬季运动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特点,也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深,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理念和愿景,又一次为奥林匹克运动贡献了“中国文化符号”。图标以霞光红为底色,寓意着8出东方,代表着热情和希望,也为即将在春节期间举行的北京冬奥会烘托出喜庆气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的设计()
①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根源于汉字、篆刻艺术和设计者的创作灵感
③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创造性转化为世界性
④既有中华文化的独特印记,又有对冬奥会文化的传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文化因传播而繁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2021年9月15日“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开幕。各国各具特色民间艺术展品让人目不暇接。非洲乐器珍贝鼓、阿拉伯扬琴桑图尔、俄罗斯勺子舞、陕西安塞腰鼓、琵琶、昆曲、斯洛伐克彩瓷餐具……开幕式上的民乐舞蹈组合《碧海扬帆》,再现了各国民间文化交融的壮丽航程。这表明(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具有民族性,各国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③文化交流加深了民众对各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④文化要坚持面向世界,汲取世界各国文化成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