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2021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中法联合举办“敦煌学的跨时空交流与数字保护探索”线上交流研讨会,会议启动中法“数字藏经洞”项目,共同探索敦煌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发展的新方向,让更多人能通过数字窗口欣赏敦煌文物,感受敦煌文化之美。这一项目的启动(     
①成为中法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使中华文化得到了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
③有利于促进中法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借助现代科技,使文化传播能够突破时空局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材料一:由刘慈欣同名著作改编的《流浪地球》,于2019年2月5日在全国上映。其恢弘但贴切生活的故事线索、全球化的制作团队、堪比好莱坞的特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绝妙穿插、严谨细致的科学推理都为这部中国科幻影片的成功埋下了伏笔,看完影片后,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科幻元年就此到来。影片中,多次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春节、礼花、饺子、北京话等,环顾近年来的影片,我们可以发现,借助电影荧幕,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展现出来,为世界人民所认可接受。


(1)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华文化通过电影等方式展示出来后被世界人民所认可接受?

材料二:同年,2019年8月9号,由滕华涛导演的《上海堡垒》在全国公映,但其效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新生代流量演员鹿晗也被批为“票房毒药”,甚至有网友评论到“《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一扇门,《上海堡垒》又给关上了”。导演滕华涛也第一时间出面道歉。有知名影评人就说到,科幻影片需要文化创新,但是也不能盲目为金钱而创新,最终还是要看观众认不认可。


(2)结合上述2则材料,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2020-01-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