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①“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重要手段
④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11更新 | 5640次组卷 | 114卷引用: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同步练习
2 . 近年,我国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以中国艺术演绎西方经典,通过民族特色、民族气质与国际市场审美的有机融合,提升国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如上海京剧院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改编成京剧《王子复仇记》,从编剧、导演到表演形式,都进行了“中国化”和“戏曲化”的处理,受到西方观众的喜爱。这说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增强了文化的生命力
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不同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个性
④文化“走出去”应在民族文化特性与世界文化的共通性中找到创新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4-28更新 | 3459次组卷 | 29卷引用: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同步练习
3 . 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2725次组卷 | 104卷引用: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同步练习
4 . 2019年10月21日,中法合拍纪录片《论语导读》开机仪式在法国巴黎举行。该片以中国儒家经典作品的第一部法文译本《论语导读》为线索,讲述了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相遇、相识、交流、互鉴的历史故事。该纪录片的拍摄:
①推动了中法在文化上的相互认同②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表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有利于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共处共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承扬中华文化“天下观”,需要(       
①坚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②坚持“天下观”即为天下中心观,为全球治理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③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共同促进世界的发展繁荣
④文化与政治是互相渗透和融合的,要推动中华文化取代西方文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24更新 | 243次组卷 | 18卷引用: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同步练习
6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老者、呵护幼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不分老幼、无论贫富,“生命至上”成为中国战胜疫情防疫的基本准则。正如很多国际分析人士指出的,这种竭尽全力治病救人的举动,包括对高龄老人和困难家庭的不离不弃,在许多国家是很难做到的。材料表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服务当下的实用价值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彰显其力量
③文化是世界的,中华优秀文化赢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④文化是民族的,各国不同民族文化决定各国抗疫策略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 . 三月桃花开,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摘来制成琵琶……90后互联网美食视频博主因拍摄古风乡村生活、传统美食而爆红海内外。有网友评论,“她展现了中华民族利用自然资源满足生活的创造精神,唤起了人类共通的美好情感”。这种田园诗歌式的短视频走红是因为(             
①现代传媒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的文化需求
③折射了不同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          ④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融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5-15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 同步练习
8 . “文化冲突论”是当代国际关系领域中一种很有影响力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当今世界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冲突背后的原因不是宗教与经济的冲突,而是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文化冲突论”
①认为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
②肯定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差异性
③没有认识到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文化与政治相交融日益显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亚洲47个国家以及域外其他国家共2000多名代表参加。乘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东风,人们得以与亚洲文明亲密接触——亚洲文化嘉年华及文明巡游、文明联展、美食节、文化展演、影视周等亚洲文明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格了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帧帧美好画面。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种形式的合作走深走实,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更好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的文化意义。
10 .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制作的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已被翻译成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在全球发布,获得广泛关注和热评。《我们走在大路上》走出国门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展示国家的建设成就,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②扩大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
③展现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增强国际影响力
④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