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5 道试题
1 . 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推出“百年百艺——国际民间文化艺术展”,遴选中国、俄罗斯、匈牙利、斯洛伐克、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家的74个非遗项目、800余件作品,以非遗为载体展现丝路文化、讲述丝路故事。该艺术节的举办(     
①能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互鉴
②推动了沿线国家对彼此传统文化的认同
③为沿线各国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④诠释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丝路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中国人过春节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西方人过圣诞节要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如下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④各民族的文化是不会相互交融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1-12-09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课时易错重点练
3 . 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中华文化奇葩。那曼妙的舞姿、空灵的飘带跃动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蕴、审美情趣和风土人情,给人以无穷的精神享受。据此可知,敦煌飞天(     
①是融汇多种文化的新文化
②是滋养人们心灵的物质基础
③坚持了对各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④是民族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8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统编版必修4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4 . 近年来,随着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不少新发现的重要考古成果走出国门进行巡展,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得到当地居民的青睐和赞赏。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巡展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民认同中华文化④考古成果走出国门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07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统编版必修4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5 . 中国科幻小说《三体》日文版在日本上市第一天,首印的1万册全部售罄,仅一周时间便加印10次,显示出了强大的世界影响力。《三体》畅销海外(     
①说明文化多样性要以文化交流为前提
②增强了日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③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表明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07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统编版必修4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6 . 习近平主席指出,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争艳。这一论断是基于(   
①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是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推动各国文明友好对话的物质根基     
④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截至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输出作品1万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国际传播成效显著。海外读者通过中国网络文学作家笔下的人物,可以感受到兄友弟恭、尊师重道等中华文化的魅力。我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     )
①彰显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国际影响力
②说明互联网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有利于充分吸收外国文学的有益成果
④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4更新 | 352次组卷 | 7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统编版必修4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8 . 春节文化已走出东亚地区,走进更多国家普通民众的生活。在法国,大型零售商家乐福集团举行迎新春活动。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            ④中华文化得到其他国家认同和尊重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1-12-04更新 | 389次组卷 | 10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人教必修3)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9 . 2021中国牛年,英国推出了牛年邮票,它的主票采用焰火图,副票则由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设计的生肖和英国5个城市举行中国新年庆典、唐人街装饰等元素的照片组成,由此可见(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传承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世界各国都能尊重文化多样性       
④不同民族文化在借鉴中促进创新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2021-11-28更新 | 311次组卷 | 19卷引用:课后培优练(人教版必修3)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10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子》的译介传播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译介主体和读者群体日益多样化,逐渐深入普通火众的生活,形成,今天“几乎每四个德国人手中就有一本《老子》”的盛况。《老子》外译走出国门(   
①实现了中德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②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
③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纽带④能够让世界了解中国、理解中国、认同中国的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11-27更新 | 277次组卷 | 6卷引用:课后培优(统编必修4)8.2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