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5 道试题
1 .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都有中华文明的踪影。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棱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中华民族在很久以前就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④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1-09-06更新 | 887次组卷 | 33卷引用: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必修4)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1)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阐述为什么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
(2)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继续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3 . 2021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中法联合举办“敦煌学的跨时空交流与数字保护探索”线上交流研讨会,会议启动中法“数字藏经洞”项目,共同探索敦煌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发展的新方向,让更多人能通过数字窗口欣赏敦煌文物,感受敦煌文化之美。这一项目的启动(     
①成为中法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使中华文化得到了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
③有利于促进中法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借助现代科技,使文化传播能够突破时空局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开放是一种自信,分享是一种胸怀。3月31日零点,中国“天眼”正式面向全世界开放,接受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这必将带来科学的进步与创新。这反映出(  )
①合作共赢,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②美美与共,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各美其美,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兼收并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22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统编版必修4: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10-11高三·河南·阶段练习
5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尊重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源泉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8-20更新 | 265次组卷 | 77卷引用: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政治试题
6 . 不同文明接触往往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又学习东罗马帝国。明治维新前,日本学习借鉴中国;明治维新后,中国通过日本学习世界。中国从印度引入佛教,之后中国佛教影响东亚、东南亚大片区域。可见(     
①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融中走向趋同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的世界性决定了文化的民族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会议上,通过审议,批准将中国中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该遗产项目既体现了相关社区民众通过沐浴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

材料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第二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暨2017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上透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版权“走出去”,规模和质量逐年提升。初步统计,5年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权书达到1.2万种,年均增长10%。数据显示,上海目前已有12所高校和13所中小学在29个国家举办了孔子学院46所、孔子课堂62个,遍布世界5大洲。上海外国语大学近年来先后在海外建立了9所孔子学院,其中包含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亚地区和中东欧地区打造了中外高校学术和文化交流的重镇,积极有效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1)运用文化遗产的知识,简要回答文化遗产的地位和意义。
(2)你赞同“中华民族文化是最先进的文化,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2021-08-18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必修4)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8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说明(     
A.民族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世界文化的发展B.世界文化的繁荣以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为基础
C.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D.没有文化的世界性,就没有文化的民族性
9 . 习总书记曾指出,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争艳。这一论断是基于(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推动各国文明友好对话的物质根基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13更新 | 175次组卷 | 5卷引用:高二政治新教材议题式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4):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字之美) 议题式教学设计
10 . 甘肃省明确到2022年石窟寺重大险情全面消除,分类开展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工程、30处中小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工程。保护石窟寺是因为(     
①既要认同他民族文化,也要尊重本民族文化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12更新 | 145次组卷 | 5卷引用: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