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③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914次组卷 | 26卷引用:天津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祭祀扫墓。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成为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将清明节法定化,可以增加人们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3 . 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这表明
①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③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④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①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②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10-20更新 | 154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我国倡导尊重各个国家的发展差异尊重不同的利益诉求,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待目前网络空间的种种问题努力消除网络空间的各种隐患让全世界人民共享网络社会当中人类文明的新成果因此尊重各国的发展差异,要坚持
A.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以外来文化取代民族文化
C.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D.排斥外来文化,尊重本国文化
2018-08-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天津市部分区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8-07-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7 . 猪年春节见证了“中国年”国际化的新步伐。从各国政要到媒体,从国际商家到民众,来自中国的“春意”越来越受欢迎。如今,全球十多个国家把春节列为本国的法定假日。“中国年味”飘向全球、走红海外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③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④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带传千古情,路聚一家人”——2017中外文化交流节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圆满落幕。中国学生们带来了歌舞、太极、汉服、书法等的展示,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碰撞,不仅为大家带来一场文化与交流的盛宴,增进了中外学生之间的友谊,也大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尊重文化差异是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前提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8-06-0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2016年11 月30日, “二十四节气”通过审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测太阳周年运动,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对“二十四节气”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独特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8-06-03更新 | 123次组卷 | 28卷引用: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10 . 在赛场外,拔火罐不再是中国运动员独家“秘籍”,很多外国运动员也享受这一古老 中国疗法的独特魅力,变成拔罐的“粉丝”。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体育活动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③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④中外文化可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