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1 道试题
1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下图),契合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和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愿望。这一设计理念(     

①集中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③反映了各国政府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期盼
④彰显了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1-05-31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政治试题
2 . 2021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强调,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这一论断启示我们(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民族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在文化交流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李子柒的视频,让世界各地的人开始了解“有趣好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夸赞中国人的勤奋、聪慧,进而开始喜欢中国人,喜欢这个国家。李子柒以一颗平常心作出了国际文化传播的奇迹,赢得央视新闻点赞。李子柒的视频走红网络是因为(     
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②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的文化需求
③现代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动力④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融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寿县一中2021届高三模拟文综政治试题(5月份)
4 . 法国映象出版社与北京外研社在巴黎推出《聊斋志异》法文绘图本,将蒲松龄的《红玉》等五十余篇名作配以清朝画家的精美插图,获得强烈反响。《聊斋志异》兼有“怪异”与“神奇”两类特性,读者在《聊斋志异》里仿佛看到一些欧洲奇幻文学的意象,东方狐仙与西方奇幻产生了共鸣。这表明(       
①文化的认同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
②通过国际交流更能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
③各民族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也有共性
④文化交流互鉴能增进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以下分别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运动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文化既是高雅的,又是通俗的
C.文化既是稳定的,又是多变的D.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2021-05-21更新 | 139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淮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近期有一篇《不做民族文化的绝响》的文章,写的正是创造于遥远年代的建筑已经在一次次隆隆作响的城镇化进程里再难寻觅其影像,传统古村落所蕴含的传统建筑风貌、地方文化习俗等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必须加强保护。这是因为(       
①保护传统古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传统古村落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③加强传统古村的保护可以给相关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④传统古村落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20更新 | 117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理)
7 . 近年来,从昆曲、京剧、端午节到中医针灸、二十四节气、太极拳,我国多项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成为全人类共同保护和记忆的文化遗产。这些世界级“非遗名片”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展示世界文化的普遍共性       ②彰显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③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凸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游戏是全世界共通的艺术语言,游戏产业是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约为2786.87亿元,同比增长20.71%;自主研发海外游戏市场收入近155亿美元,同比增长33%。专家指出,真正成功的世界级IP(智慧财产),需具备鲜明的民族性、体现时代精神、具备世界共性的人性。上述材料给我们发展游戏产业的启示是(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关键影响
②抓住机遇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
③坚持民族性和人类文化共性的统一
④文化交流源于人类共同的文化情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当东方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古都长安的时候,西方的罗马正长夜未央。这两座人类历史上最耀眼的文明之城,虽相距万水千山,却能够实现彼此的相遇。在罗马人身上,我们能看到来自长安的丝绸,在长安人的生活中,我们能发现来自罗马的玻璃……对于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商业贸易的往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③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④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年,是家的味道;年,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无论是过去的磕头拜年、串门拜年,还是现如今的电话拜年、短信微信拜年、视频拜年,都包含了人们彼此的祝福。渐渐地,中国传统文化也感染到很多外国人。很多崇尚东方文化的外国人,也都过起了春节。材料表明(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风土人情,寄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②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因时而变,适应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③春节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
④中华文化能走向世界得益于对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