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1 道试题
1 . 用亲情对话世界,我国某部关于母亲的电影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影片根据同名小品及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用快乐,真诚的方式表现出了一个普通人的家庭亲情,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这表明(     
①影视文化创作要面向世界,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②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诚的感情能让人产生共鸣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亲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
④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首次以“线上线下双轨并进”的形式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共吸引了2468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亮相主会场,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868家机构于线上参展,重点展示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共性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和创新。本届“文博会”表明(     
①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传播的途径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10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3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021-10-25更新 | 92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普通班)
4 . 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中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多个友好国家的物资捐助。其中,日本在捐赠给武汉的物资上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一时间在微博、朋友圈刷屏。这句话曾绣于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鉴真大师被此打动,因此决心东渡弘法。由此可见(     
①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并无差异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认同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
④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10-19更新 | 805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5 .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遗址“祭祀坑”,500余件重要文物惊艳出土。青铜尊、青铜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文物与黄河流域一致;首次发现丝绸朽化后的残留物加深了对成都平原与中原、江汉平原的周边地区文化的历史关系认知;半张金面具及来自印度洋的5000多枚海贝见证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文明交流。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       
①折射出数千年前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②表明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③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进程的重要实物例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18更新 | 1000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九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文)
12-13高三·浙江绍兴·阶段练习
名校
6 . 儒学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和儒家文化传统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     
①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09-14更新 | 35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舒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10-11高三·河南·阶段练习
7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尊重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源泉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8-20更新 | 265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2届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政治卷
8 . 不同文明接触往往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又学习东罗马帝国。明治维新前,日本学习借鉴中国;明治维新后,中国通过日本学习世界。中国从印度引入佛教,之后中国佛教影响东亚、东南亚大片区域。可见(     
①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融中走向趋同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的世界性决定了文化的民族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美国一所孔子学院的老师给美国小孩讲“孔融让梨”,孩子们不接受这个观点,并反驳说小孩不应该吃小的,但也不应该要大的,应该用刀切开,跟他哥哥平分,这才叫公平。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是不可逾越的B.不同民族间文化缺乏共性和普遍规律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021-07-31更新 | 208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10 . 我国太极拳目前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有4亿多人,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最佳健身运动方式。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申遗成功(     
①表明太极拳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④赋予太极拳文化新的内涵,推动太极拳的发扬光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07-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