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1 道试题
1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设计以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理念和愿景,又一次为奥林匹克运动贡献了“中国文化符号”。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的设计(     
①根源于汉字和设计者的灵感       ②根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③有中华文化的独特印记,又有冬奥会文化的传承   ④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转化为世界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20高二上·福建·阶段练习
2 . 芭蕾之于中国是舶来品。中央芭蕾舞团不断吸纳各种流派的芭蕾特色,并从悠久璀璨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元素。注入芭蕾这一外来艺术中,形成中国芭蕾自己的特色。《红色娘子军》《过年》《鹤魂》等优秀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靓丽名片”。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②在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③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统一必须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④文艺工作者要积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扬中华优秀文化、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8更新 | 118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为促进中蒙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增进传统友谊,2021年2月10日,由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蒙古国记者协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等机构、组织共同主办的“金牛贺岁共度佳节”2021年中蒙新春线上文化交流活动,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拉开帷幕。本次活动(     
①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优越性②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扩大了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④体现出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8更新 | 17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点的《你好,李焕英》已经在全球上映。《Hi,Mom》作为《你好,李焕英》的英文名字也颇有深意,不仅完美的解决了因中外文化意象不同所导致的理解鸿沟,同时从整个剧情延展角度来讲,李焕英泛指天下所有母亲,而每位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你好,李焕英》的全球上映反映了(     
①中外文化意象不同所导致的理解鸿沟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②人类情感是共通的,母爱则是人类情感共通的最好连接点
③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能够走向世界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并培育好、发展好世界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彝、佤、藏、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①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                  ④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1更新 | 239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九一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i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③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1-07-07更新 | 54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7 . 年,是家的味道;年,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无论是过去的磕头拜年、串门拜年,还是现如今的电话拜年、短信微信拜年、视频拜年,都包含了人们对彼此的祝福。渐渐地,中国传统文化也感染了很多外国人。很多崇尚东方文化的外国人,也过起“春节”。“春节”文化是(     
①中华民族共同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③中华文化个性与世界文化共性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1-06-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近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时获赠的法文本《论语导读》,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国家图书馆人藏的第一部完整的欧洲启蒙时期的外文著作手稿。据介绍,《论语》早在17世纪就已传欧洲。《论语》的早期翻译和导读,引发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杰出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极大关注,大大推动了欧洲学者对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的研究热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的国际领导力增强
③传播中华文化,塑造中国形象
④中法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源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并在交融过程中对中原地区的音乐美术、工艺建筑等产生深远影响;而起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到欧洲后,受到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成为百科全书派中激烈的无神论者或自然神论者的有力武器。据此可知(       
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走出去才能增强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及其兼收并蓄的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文化交流成为重要内容。漫步于各国的展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馆藏名作令人目不暇接,施坦威钢琴自动弹奏的名曲余音绕梁,斯里兰卡红茶清香扑鼻,伊朗的水晶花瓶声响清脆悦耳……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进博会”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文化交流应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