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7 道试题
1 . 远溯汉三贤、清三儒,近看红色文化、三线文化,以及抗战等历史带给这座城市的记忆和积淀,缕缕黔北文脉绵延不绝,凝聚成这座城市的文化脊梁。吐故纳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造就遵义独树一帜的城市魅力。遵义的城市魅力在于(     
①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立足时代之基,反映时代风貌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青花瓷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其滥觞于唐代巩县窑,辉煌于大明永乐、宜德两朝景德镇珠山“御器厂”,是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科技、贸易、人文与艺术交流中共同催生的一枝奇葩。千百年来伴随着青花瓷的传播,中国人的技术、品味以及生活方式亦逐渐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欣赏、推崇。由此可知(     
①青花瓷是不同文化交融和合的产物
②文化交流构成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吸收外来文化有利于获得对方认同
④青花瓷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追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3 .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是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对于海内外中华儿女来说,无论身处何方、走得多远,“过年回家”是不变的寄望。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这表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春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春节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③春节文化激发了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生存的精神根基和民族文化的灵魂
④实现对春节文化综合创新,需要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春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世界拥抱春节,也在期待拥抱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上述材料表明(       
①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②春节以其鲜明的世界性丰富了民族文化
③春节所彰显的民族精神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
④联合国尊重文化多样性,倡导多元包容的文化价值理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唐玄宗时代,胡旋舞由西域哈萨克族传入中原,胡旋舞传入中原历久未衰,作为舞蹈本身它已融化于中华艺术大动脉之中,为中华民族的舞蹈艺术奉献了养料,促进了祖国音乐舞蹈的发展。这说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可以求同存异和睦相处
D.文化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的交流
6 .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彭丽媛邀请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工艺美术馆中央大厅内,“中华福树”、剪纸、风筝、宫灯相映成辉,意趣盎然;行云流水的古琴演奏、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独具神韵的京剧表演让人流连忘返……本次活动让来宾们充分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做法(     
①彰显了文化有个性也有共性,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能够促进文明的互鉴,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
④加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3年10月22日,在法国巴黎上演了一场中法诗歌音乐会,其中《但愿人长久》是最后一首表演曲目,演奏乐器有古筝、琵琶,也有提琴、圆号,演绎者中可以同时看到欧洲和亚洲面孔的孩子。对此,一位法国人表示,尽管语言不通,但在乐曲和歌声中听到了“真挚”,能够感受到演绎者在向观众诉说。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所以在诗歌中听到了“真挚”
②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外观众的认同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创新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
④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文化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是中国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对话的重要举措。中外嘉宾畅所欲言、深入讨论,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加强对话、增进共识,推动全球文明倡议从思想理念成为实际行动。嘉宾们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举办“良渚论坛”对于感悟古老文明魅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与交流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举行“良渚文化论坛”的意义在于(       
①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
②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
③“良堵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把“床前明月光”翻译成“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将月光和思乡之情暗喻为水,让西方人体会到中国唐诗的精妙.同时,他把雨果.司汤达等西方作家的著作翻译成中文,也让中国读者感受到了欧洲社会的风貌,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的创作。这说明(     
①民族平等是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③文化交流增进国家间文化认同
④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发展和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3年7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致贺信指出,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由此可见(     
①我们要不忘本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②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因传播交流而丰富多彩
③促进文化交流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学会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