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作为超过800年历史的古建筑,在巴黎圣母院标志性的哥特式尖顶坍塌的那一刻,全球都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坏而感到痛惜,法国总统马克龙现场坐镇指挥,并在推特上感叹,“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一部分在燃烧”;法国《费加罗报》说,这场大火“烧在整个法国的心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叹息,巴黎圣母院起火令人悲痛,它是法国和欧洲文化的象征,中国网友也有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巴黎圣母院的花窗图片,怀念这一消逝的伟大奇迹,对此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世界人民都为巴黎圣母院的巨大火灾而惋惜,说明世界各国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中国网友的怀念,表达了中国人民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巴黎圣母院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这是对人类文明的无耻践踏,是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世界文明应在和谐中走向统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 . 一首《早安隆回》的歌曲凭借让人“上头”的旋律和直白纯粹的歌词,通过网络平台的裂变式传播从卡塔尔世界杯一路火到2023年,在突破200亿次播放量的同时,也带火了湖南隆回这座县城。隆回以此为契机挖掘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音乐+文旅+产业+政策”等维度上推动隆回文化旅游和产业发展。由此可见(       
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②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创造的功能       
④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总书记对“去中国化”的批评的依据是(     )
①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民族文化是永远的精神火炬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4 . 旅游是行走的文化体验。中国人到欧美一些城市旅游,当地人会骄傲地说:“看,这里的建筑和200年前一样,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外国人到中国一些历史名城旅游,当地人会骄傲地说:“看,这里都是新建筑,20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样都是介绍当地建筑,同样都是发自内心的骄傲,但骄傲的内容却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没有相同之处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样,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③不同建筑艺术,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2022年中华传统文化体验艺术中心与新西兰某中学合作,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沉浸式中华文化之旅。变脸、茶艺、民乐表演以及包饺子和制作冰皮月饼的活动,点燃了当地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文化认同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不同文化可以取长补短、缩小差异
④此类活动可以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1593年意大利人利玛窦首先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从此西方世界第一次知道了孔子,知道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正是在研究《易经》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二进制。近代欧洲一些著名作家,如伏尔泰、雨果等也都从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中汲取过营养,由此可见(     
①包容性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其个性
③文化交流传播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巴黎圣母院失火,800年古籍被毁。上网搜索“巴黎圣母院失火”,六七十条资讯扑面而来。“多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发生”“全世界在哭泣”“美丽壮观的法国灵魂的一部分灰飞烟灭,让人无比悲愤”‘文明不能承受之殇无论是否到访过巴黎圣母院,很多人心中都为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留有重要位置’。由此可见(     
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百鸟归巢》引起人们热议,该节目使用中国传统乐器,扮演者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由此可知(     
①文化创新需要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我们需要坚定文化自信                         
④我们要承袭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1-23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政治试题(三)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20世纪上半叶,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曾赴日、美、苏演出,引起轰动。京剧表演艺术由此得到这些国家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与这些国家的戏剧观念发生碰撞和融合,对这些国家的戏剧及其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可知(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交流互鉴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11更新 | 6690次组卷 | 3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我国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所作的《兰亭集序》中的名句曾引无数后来者临摹记诵。2022年10月,意大利某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掠过北京上空时,将心绪诉诸这一千年名句,并附上意大利语与英语翻译发布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中华优秀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②中华文化绵延隽永,具有共通的价值追求
③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的宝贵资源             
④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