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中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多个友好国家的物资捐助。其中,日本在捐赠给武汉的物资上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一时间在微博、朋友圈刷屏。这句话曾绣于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鉴真大师被此打动,因此决心东渡弘法。由此可见(     
①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彼此相通②文化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③尊重和认同各民族文化④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2021-10-25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乌苏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中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多个友好国家的物资捐助。其中,日本在捐赠给武汉的物资上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一时间在微博、朋友圈刷屏。这句话曾绣于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鉴真大师被此打动,因此决心东渡弘法。由此可见(     
①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并无差异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认同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
④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10-19更新 | 805次组卷 | 2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21高二·全国·课前预习
3 . 2020年6月27日,国家大剧院举行“声如夏花”之“炎黄故事”音乐会。此音乐会将秀美的江南小调、苍茫的西北旋律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华夏曲调浓缩一体,赢得了来自英国、德国等51个国家及地区观众的共鸣。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④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才能满足人的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18更新 | 234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既是贸易盛会,也是文化交流的盛会。中国展现了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特色,意大利展现了55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馆藏名作令人目不暇接,斯里兰卡红茶风情扑面而来……各国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在这里激荡,绘出美美与共的世界画卷。这说明(       
①进博会发挥了大众传媒共享的功能                 ②应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和融合
③文化在交流中由民族性向世界性转变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遗址“祭祀坑”,500余件重要文物惊艳出土。青铜尊、青铜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文物与黄河流域一致;首次发现丝绸朽化后的残留物加深了对成都平原与中原、江汉平原的周边地区文化的历史关系认知;半张金面具及来自印度洋的5000多枚海贝见证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文明交流。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       
①折射出数千年前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②表明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③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进程的重要实物例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18更新 | 1000次组卷 | 26卷引用: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中华古代文化群星璀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天文、立法、地质、建筑等均在同时期长期处于领先,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底气十足。这说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C.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D.中华文化求同存异,渐趋融合
7 . 不同国家的电影往往各具特色,有人这样形容各国电影:美国电影打打闹闹,印度电影蹦蹦跳跳,英国电影说说笑笑等等。由此可知(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性大于共性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中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①各国致力于推动茶文化相互认同,以实现融合发展
②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重要手段
③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在逐渐缩小
④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一字一图画,一语一境界。”中文优美、简约、深邃、博大,书写并传承了中华文化。中文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国际官方语言文字之一,联合国设定每年4月20日为“中文日”,取典于仓颉在“谷雨”时节造字的传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语言文字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展现了文化多样性
②语言文字是了解一国文化的钥匙,搭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
③汉字产生于中国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和全人类共同财富
④“中文日”有助于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扩大中文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06更新 | 5352次组卷 | 41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政治试题二
10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发行量目前已突破620万册,海外发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中(简体、繁体)、英、法、葡等11个语种13个版本。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精神产品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世界各国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
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文化的作品就能得到世界认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