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9 道试题
1 . 黄河文明是人类大河文明的见证,是人类历史重要的见证。仰韶文化正是揭示黄河文明这一中华代表性文明孕育、产生、发展过程的主根脉和早期最重要代表,从世界大河文明这一共同特征看,其具有全球性突出普遍价值。整合黄河流域具有鲜明文明基因和影响力的仰韶文化遗址,开展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扩大仰韶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对于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特性、彰显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和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文化的普遍性体现着黄河文明的特殊性
B.只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才能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C.没有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就没有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D.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民族文化的世界性是内在统一的
2024-05-3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高三三模政治试卷
2 . 历史上,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同域外民族开展文化交流,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新时代,更加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世界上多姿多彩的不同文明相互成就。我们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不断彰显着“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世界文明共性和中华文明特性的辩证统一
②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开放包容的胸怀
③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④中华文明是在同世界其他文明不断融合统一中形成的开放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3 . “不能设想,诸如自然、理性、科学、宗教和自由之类的术语能够与诸如‘道’‘理’和‘气’之类在中国文化内部同样有着复杂历史的术语恰好吻合。”超越了语言、历史和文化的比较思想研究是可能的,中西、中外哲学是可以比较、可以通约的。材料表明(     
A.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B.民族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C.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有机统一的
D.中华文明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2024-05-2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厉庄高级中学高三考前模拟(一)政治试卷
4 . 2024年3月,中国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美国上演,主创人员精选12首诗作融合传统戏曲和太极,结合诗文、书法、古琴、绘画、篆刻等多重元素,演出后半段穿插自行车和滑板等现代元素给人以时空穿越之感,获得观众广泛好评。这说明了(       )
①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更好彰显了文化的价值
②文化生命力取决于与现代元素的融合程度
③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提
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射洪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5 . 2023年9月,中国民族舞剧《花木兰》首次在美国演出。该剧以“孝、忠、爱”为主线,将融合中国功夫元素的精湛舞技与现代舞台技术完美结合,重塑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把花木兰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深深打动了美国观众,在美国实力圈粉。该剧演出成功表明(     
①文艺创作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民族文化既有个性,又有世界文化的共性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凸显民族文化优越性
④中外文明互鉴,能增进文化间的相互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一款名叫“科目三”的舞蹈刷屏网络并迅速风靡全球,节奏非常强烈,充满了民歌的高亢气息,辨识度高,带来舞蹈者和观赏者的莫名喜悦。在TikTok上,科目三的视频被观看超过了6亿次,韩国的YouTube短视频榜上还得过热门的周榜冠军。“科目三”风靡全球说明(       )
①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4年3月,中国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美国上演,该剧以融合戏曲、太极等民族元素的现代舞为主体,结合诗文、书法、古琴、绘画、篆刻等多重视听效果,展现诗人苏东坡的眷爱、忧思与乡愁,获得观众广泛好评。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生命力取决于与现代元素的融合程度
②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更好彰显了文化的价值
③文化交流增进外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④文化因个性而不同,因共性而相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英勇身影,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深谋远虑;从“洛阳家家学胡乐”的盛况,到“万里羌人尽汉歌”的壮观;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的独特风情,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的时尚潮流;再到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元素,充分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可见(     
①各民族文化在交流融通中实现了文化的统一
②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③中华文化凝结着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优秀成果
④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创新性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根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主城区(九龙坡区)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政治试题
9 . 2024年是甲辰龙年,把“龙”的英文翻译为“Loong”,而不是“Dragon”,引发了国人的一致赞同。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多半带有美好的寓意,是吉祥、高贵、勇敢的象征,中国人也自豪于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常被视为恶魔的化身。中国“龙”译法的变化有利于(     
①文化渗透,促进中国“龙”文化“走出去”,增强主导权
②澄清差异,推动中国“龙”文化的推广和文化交流
③保持个性,彰显中国“龙”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
④求同存异,彰显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和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现在全球已经有196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中医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13个世卫组织成员国认可针灸和中医药的诊疗方式,29个成员国为中医药规范使用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由此可见(       
A.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C.传统医学论坛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消弭差异
D.推陈出新才能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保证正确的方向
2024-05-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考三模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