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9 道试题
1 . 春节是中国地富有特色的传统节目之一,也是全球华人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庆祝春节已成为全世界都愈发熟悉的一个习俗。全球华人共庆春节说明中华文化是(     
A.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B.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纽带
C.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D.实现世界大同的智力支持
2022-03-2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莘庄中学2020-2021学年政治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敦煌是多种文化交融与撞击的交叉点,千余年来,中西方各种文明在敦煌汇聚融合,创造出了具有敦煌气派、敦煌风格、敦煌特色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敦煌独特的文化性格、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敦煌文化印证了(     
A.发展民族文化就是要扩大文化差异性
B.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推动了文化发展
C.文化的交流互鉴会消除文化的民族性
D.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2022-03-2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莘庄中学2020-2021学年政治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这段饱含深情的歌词表明(     
A.世界全体华人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B.文化无国界、都体现共同的价值观
C.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D.中华文化通过自然和人文景观体现
2022-03-2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莘庄中学2020-2021学年政治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1年10月26日,在北京冬奥会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北京冬奥会奖牌亮相。奖牌由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共设五环,寓意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冬奥荣光、全球共享。这一设计理念(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
②表明越是民族的文化越能被世界接受
③是文化创造与传播的重要载体
④表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5 .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当年,东来西往的僧侣、商人和军队在这里歇息、补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这里既有早期印度风格的佛教洞窟,也有带有古希腊爱奥尼柱的建筑绘画。在很多壁画中可以看到鲜卑、粟特、回鹘、党项蒙古等各民族的形象,以及西域传来的各种乐器。由此可见(     
①文化发展要注重借鉴与融合
②各民族文化具有普遍的规律
③文化在相互的交流中得到传播
④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世界旅游博物馆在杭州落成。其最大特色是引入了“泛博物馆”理念,设历史厅、世界厅、中国厅、体验厅和铜厅等展厅,将全面展示世界旅游文化并向世界讲述中国旅游故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①传统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可以在交流中互鉴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认同世界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1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教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7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变化规律形成的智慧,至今仍在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发现和传播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2016年11月,它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上述材料说明(     
①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推动认识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传统习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基于(     
①节气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节气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节气文化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二地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8 . 2020年4月6日,英国BBC推出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BBC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将杜甫介绍给西方世界,在全世界引起了关注。这部纪录片(     
①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折射出中华文化在西方得到广泛认同
③推动中西方文化进一步交流传播
④体现了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二地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9 .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五十六项世界遗产。泉州系列遗产完整地呈现了10—14世纪在中国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窗口成功实践的海外贸易体系,见证了这一体系在泉州积淀而成的多元共荣海洋商业传统。保护传承泉州系列遗产,让泉州百姓、中国人民、全世界能够感受到泉州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泉州系列遗产的保护传承能加深各国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③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2021年9月9日,三星堆考古最新发现,古蜀遗址出土的金面具竟与古埃及、古希腊文明中的金面具“撞脸”。在考古学家眼中,金面具的“天缘凑巧”不仅昭示了先人不谋而合的发展智慧,也寄托着各洲人民世代相传的交流愿景。金面具“天缘凑巧”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世界各民族的实践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2022-03-0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