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1 . 2024年3月,中国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美国上演,主创人员精选12首诗作融合传统戏曲和太极,结合诗文、书法、古琴、绘画、篆刻等多重元素,演出后半段穿插自行车和滑板等现代元素给人以时空穿越之感,获得观众广泛好评。这说明了(       )
①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更好彰显了文化的价值
②文化生命力取决于与现代元素的融合程度
③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提
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射洪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2023年9月,中国民族舞剧《花木兰》首次在美国演出。该剧以“孝、忠、爱”为主线,将融合中国功夫元素的精湛舞技与现代舞台技术完美结合,重塑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把花木兰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深深打动了美国观众,在美国实力圈粉。该剧演出成功表明(     
①文艺创作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民族文化既有个性,又有世界文化的共性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凸显民族文化优越性
④中外文明互鉴,能增进文化间的相互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一款名叫“科目三”的舞蹈刷屏网络并迅速风靡全球,节奏非常强烈,充满了民歌的高亢气息,辨识度高,带来舞蹈者和观赏者的莫名喜悦。在TikTok上,科目三的视频被观看超过了6亿次,韩国的YouTube短视频榜上还得过热门的周榜冠军。“科目三”风靡全球说明(       )
①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4年3月,中国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美国上演,该剧以融合戏曲、太极等民族元素的现代舞为主体,结合诗文、书法、古琴、绘画、篆刻等多重视听效果,展现诗人苏东坡的眷爱、忧思与乡愁,获得观众广泛好评。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生命力取决于与现代元素的融合程度
②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更好彰显了文化的价值
③文化交流增进外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④文化因个性而不同,因共性而相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英勇身影,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深谋远虑;从“洛阳家家学胡乐”的盛况,到“万里羌人尽汉歌”的壮观;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的独特风情,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的时尚潮流;再到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元素,充分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可见(     
①各民族文化在交流融通中实现了文化的统一
②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③中华文化凝结着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优秀成果
④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创新性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根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主城区(九龙坡区)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政治试题
6 . 2024年是甲辰龙年,把“龙”的英文翻译为“Loong”,而不是“Dragon”,引发了国人的一致赞同。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多半带有美好的寓意,是吉祥、高贵、勇敢的象征,中国人也自豪于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常被视为恶魔的化身。中国“龙”译法的变化有利于(     
①文化渗透,促进中国“龙”文化“走出去”,增强主导权
②澄清差异,推动中国“龙”文化的推广和文化交流
③保持个性,彰显中国“龙”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
④求同存异,彰显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和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现在全球已经有196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中医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13个世卫组织成员国认可针灸和中医药的诊疗方式,29个成员国为中医药规范使用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由此可见(       
A.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C.传统医学论坛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消弭差异
D.推陈出新才能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保证正确的方向
2024-05-2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考三模政治试卷
8 . 借助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文化产业呈现新气象。穿梭于各大晚会的洛天依、卫视主持人小漾、清华女学霸华智冰等虚拟人的出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虚拟人是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支撑下,其相貌和行为高度模仿人类,正成为文化产业新“从业者”。这说明(       )
①虚拟人走进文化产业,是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
②虚拟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有虚拟人参与的文化产业因其对民族性的超越而具有了世界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这表明(     
①中国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②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明力量
③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主导并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④不同国家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推动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0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10 . 2023年9月12日,由国家大剧院与阿曼马斯喀特皇家歌剧院、意大利维罗纳露天剧场基金会和美国洛杉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拉克美》在北京首演。舞台设计脱离了以往歌剧舞台铺陈繁复的风格,营造出清新简约的东方意境,启发观众的心中之景和心中之境,演出后获得观众和音乐界一致好评。这表明(     
①凝聚不同元素的作品更能激发情感共鸣
②不同的文化蕴含着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③文化交流应坚持以我为主并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交融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二 )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