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环旗下,雪花轻盈飘落,长城内外,大地银装素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迎来百年诞辰,恰逢农历虎年新春佳节。数十位国际政要克服疫情困难,专程来华出席冬奥会开幕式,共襄盛举;全世界的优秀冰雪运动员相聚于此,唱响人类团结与友谊的最强音。国际社会坚定支持北京冬奥会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东方。

大势之下,暗流涌动。个别西方国家基于谎言与偏见将体育运动政治化,大搞政治操弄,企图“以奥遏华”,但这注定一定失败。中国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认真兑现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确保北京冬奥会如期安全顺利举行;世界卫生组织也充分肯定中方防疫举措,认为足以应对各种毒株挑战,不必再做调整。2022,北京欢迎您,一起向未来!


(1)实践证明,“以奥遏华”的阴谋注定失败,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请运用“发展的观点”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会对于推动人类团结与友谊的意义。
(3)请就在赛后如何弘扬冬奥运动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04-17更新 | 31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鼎尖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4日,中国虎年立春之夜,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隆重拉开序幕。

开幕式大幕初启,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大气磅礴,饱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气韵,蕴藏着中华文明独特而厚重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

此后大屏幕出现“黄河之水天上来”,广袤的母亲河是深藏于每个中国人心底最深的文化悸动,而由奔腾河水至冰封雪原的转换,又与冬季运动的主题巧妙契合。

最后,由代表世界各国的小雪花共同汇聚成一朵巨大的雪花凌空而起,而雪花中央那支小小火炬,就是此次冬奥最终点燃的圣火。无数观众由衷的佩服在环保低碳理念下,设计团队将开幕式高潮由场面宏大推进至意境深远,暗喻当前世界正处于艰难时刻,正需要全人类携手守护这微小而又坚定的火光,堪称奥运开幕式上的神来之笔。

本届冬奥会开幕式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让世界了解中国,将“我们”的概念延展到全世界人类,展现出全人类所共通的情感和相互理解,所呈现的气质更为“温情”,恰好符合“上善若水”的至美至善之境。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精巧设计对文化发展的启示。
2022-04-15更新 | 497次组卷 | 5卷引用: 河南省邓州春雨国文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2年2月20日,随着闭幕式的华彩乐章,北京冬奥会正式落下帷幕。国际奥委会体育总监基特·麦康奈尔高度评价道∶中国正在为冬季运动建立一个真正的遗产。我们将在未来几年感受到中国带给世界冬季运动的意义。

冬奥里的中国元素:
冬奥在“立春”倒计时中开始,"折柳寄情"中结束,全程充满着“中国式浪漫”。以"国宝"大熊猫为原型奥运吉祥物"冰墩墩"、国家粉雪中心跳台"雪如意"、酒店里特别设置的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带有"中国"标签的传统文化元素贯穿了北京冬奥会吃穿住行,让全世界的观众都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灵动与厚重。
冬奥里的科学技术:
冬奥会开幕式上,运用了人工智能、视觉技术、5G和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取得了巨大成功。奥运冰场首次采用的最先进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由机器人制餐送餐的智慧餐厅,空中云轨从天花构送餐。尽可能减少了人员接触。
冬奥里的家国情怀:
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仪仗兵落泪的瞬间火爆全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中,紧密牢固的团队精神早已超越输赢,在冰冷雪地发放绚烂光芒。中华儿女团结友爱已不是一句口号,为国奉献的精神融入在每一句语言、每一个动作中。
冬奥里的中国格局:
从2008年的夏季奥运会到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从2008年的"我"到2022年的"我们",从主打"中国元素"到追求"世界大同",我们实现了从向世界讲述"我是谁"的热忱到展现"我们一超向未来"的从容。从"我"到"我们",折射出"中国式浪漫"的格局与胸怀,彰显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境界。

请你以"北京冬奥里的文化自信"为题,写一新时事评论。
要求∶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②紧扣主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表在250字左右。
2022-04-11更新 | 87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章程》申明:“在人类的历史上,对他人习俗和生活方式的互不了解是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猜疑和不信任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世界上的大多数冲突都有其文化层面的因素。因此,为了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必要开展公开的跨文化对话。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社会、智力、情感、道德以及精神等方面,文化多样性都是发展的主要动力。文化还影响着我们和自然环境的关系。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重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亲自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华文明不断与世界其他文明在交流对话中展现和合之美,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

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活动范围与强度的不断增加,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5大危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10月14日至15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全球的近2000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论坛。与会人士围绕“同舟共济,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主题,深入交流探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携手谋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前景。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努力达成公约,提出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有关的知识,说明重视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2022-03-30更新 | 382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人们对疾病的很多方面,包括发病机制等都不清楚。为加强对病例的早期发现、治疗,提高救治能力,国家卫健委迅速组织专家开展研究,于2020年1月16日发布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科研的深入,诊疗方案不断更新。在这个过程中,中医药得到了广泛而及时的应用。诊疗方案第三版中提出湿邪郁肺等4个中医辨证论治方案,到第七版增加至10个。各地在救治工作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疫情防控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但在西方部分国家仍然禁止中成药。有些人认为,不同文化交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冲突。


请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22-03-25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2月4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只惊艳,更带给世界温暖的力量。取材于经典传统门窗图案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运动员引导牌,设计灵感来自寓意吉祥平安的“中国结”;借鉴了河北民间的传统虎头图案的虎头帽,一登场便萌化人心。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从冰雪五环自冰立方穿凿而出,再到以“微火”方式点燃主火炬;从河北山区普通孩子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再到书写着各国名字的雪花伴随舞蹈和地面光影汇聚成一朵雪白晶莹的大雪花……一个个浪漫而饱含科技创意的环节,通过鸟巢体育场超大地屏首次以全LED影像呈现,营造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数字艺术现代感,让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成为一场惊艳的饕餮视觉盛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什么能成为“一场惊艳的饕餮视觉盛宴”。

材料二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至今仍被人铭记。2022年,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此次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与2008年的口号一脉相承,同时又体现出当前的时代特征,是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给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的又一中国印迹。


(2)当前世界处于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叠加的历史关口,请你围绕“一起向未来”这一主题,写一则微评。
要求:运用学科知识,表述清晰、逻辑严谨,150字左右。
2022-03-23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百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4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开幕式匠心独运的创意、精彩纷呈的瞬间、胸怀天下的情怀,跨越了国界,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得到国内外观众的盛赞。以下是开幕式上几个令人难忘的片段。

片段一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片中一个节气配一首诗,一首诗一个画面,画面中祖国各地美丽风情与冰雪健儿奋力拼搏的场景交相辉映,极富诗意,表达了中国人的浪漫。

片段二   冰雪五环从冰立方中雕刻出来。冰球撞向“冰立方”,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从冰立方当中雕刻出来,充满了炫酷的现代科技感。“破冰”寓意着打破隔阂、互相走近。

片段三   大山里的孩子演唱《奥林匹克圣歌》。44名来自革命老区的孩子以纯净、空灵的天籁之音,用希腊语完美演绎了奥运会会歌《奥林匹克圣歌》。

片段四   主火炬亮相。引导员高举各参赛国家(地区)名的雪花引导牌,通过舞蹈与光影的互动,让所有雪花聚合,共同构建成一朵大雪花。两名运动员手持火炬走到了大雪花的中间,插上火炬,以“微火”取代熊熊燃烧的大火,传递了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又暗喻当前世界正处于艰难时刻,正需要全人类携手守护这微小而又坚定的火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什么能够跨越国界拨动无数人的心弦。
2022-03-21更新 | 61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2022年冬奥梦交汇中国梦,中国农历春节是“红色的”,世界冰雪盛宴是“银白色的”。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因“冬奥会遇上中国年”而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无论是冬奥会的形象体系、场馆设计,还是吉祥物和会徽、火种灯和火种台,北京冬奥会的每一个元素几乎都蕴含着中国文化。冬奥会的“冰丝带”“雪如意”等高标准、高质量且绿色可持续的场馆设计彰显了中国韵味;展示体育运动形与神,并赓续文化根脉的形象景观设计,诉说着中国故事、奥运宗旨;翻译机器人背后的“中国智造热情洋溢的中国志愿者将为世界运动员奉献人文关怀。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将赋能北京冬奥会,在为世界贡献独特的色彩和声响中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理念。

北京利用好开放办奥搭建的平台、建立的机制,制定各类专业人才开发培养政策,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培育专业化、国际化人才队伍,开门迎客,以体育交流拓展人文交流、经济交流,促进国家间互利合作,促进民间互动交流。在全球战疫的背景下,奥运会是世界级运动盛会,成功精彩的奥运会需要奥运大家庭的共同努力。在“更快、更高、更强”后面加上“更团结”,这是奥林匹克格言100多年来首次修改。这也与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脉相承。中国与各国一道坚持团结一致,积极参与,必将成就奥运会的成功和精彩,并推动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北京冬奥会不单是冰雪运动的竞技,更是展现中国形象、振奋民族精神、坚定强国信心的重要契机,能够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和历史。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对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有何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如何体现冬奥梦与中国梦之间关系?
(3)为更好地发挥冬奥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红利,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条理清晰;②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2022-03-20更新 | 3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9 . 千年古城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宋元时期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它作为宋元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口,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泉州融合了诸多文化源流,形成独具特色的南音、南戏、南拳、南建筑、南派工艺的“五南文化”,这些灿烂的文化从古代一脉传承,历久弥新。如今,在这座传统依然鲜活的古城里,红砖古厝、南音古乐、民俗古礼,都有千年海潮的回音,悠远文明的投影,斑斓岁月的温度。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五十六项世界遗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分析泉州申遗成功所包含的道理。

10 . “中国风”托起“奥运范”。

文化的力量是非凡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式拉开序幕,独具风采的中国文化,正从过往走向未来,每走一步都是那么惊艳、那么优美。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体现了书法与体育运动的结合,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题,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
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被称为“小红人”,主色调来源于北京冬奥色彩系统中的主色之一霞光红,也是传统印泥的颜色朱砂色;书法与篆刻巧妙结合,轻松写意的篆刻风格与律动跳跃的体育运动完美结合,使运动有了灵魂、体育有了语言,古老与现代相映、历史与未来交融。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场馆依托山体的自然落差而建,将跳台剖面的S形曲线融入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如意”的造型中,故又名“雪如意”。场馆建筑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体现了大国风范和魅力,勾勒出中国古典之美。
延庆冬奥村采用山地村落的分散式、半开放院落格局,自北向南顺地势而建,与周围山形水势“对话”,充分展示中国的山水传统、村落文化和历史遗迹之美,并尽最大可能保护现有树木,使建筑掩映于山林地貌之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风”托起“奥运范”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