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自古以来,洪灾就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大禹治水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间流传。古人在实践中凝结了防洪治灾的智慧,颁布防洪法规、设立预警机制、修建水利工程,有效降低了洪水的“侵犯”,取得了显著的治水成效。古人的治水智慧是(       
①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②世界各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③激励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④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2-08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名校
2 .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
2020-12-06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学案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3 . 世界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
2020-12-06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浙江高考政治判断题专项训练》专练24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4 . 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自上映以来,始终处于舆论焦点。美国电影通常强调某个具体的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比如《钢铁侠》;而《流浪地球》则注重将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注入电影之中,是一群普通人共同实现拯救地球的任务。这体现了中国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不同,这种不同说明了(          
①主流媒体宣传力度不同     
②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                      
④不同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有不同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 . 2019年4月16日,巴黎圣母院失火,800年古迹被毁。上网搜索“巴黎圣母院失火”,六七十条资讯扑面而来。“多希望这种事不要发生”“全世界在哭泣”“美丽、壮观的法国灵魂的一部分灰飞烟灭,让人无比悲痛”“文明不能承受之殇”,无论是否到访过巴黎圣母院,很多人心中都为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留有重要位置。由此可见(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04更新 | 222次组卷 | 39卷引用: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学案
6 . 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10-29更新 | 49次组卷 | 7卷引用:2012-201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林一中高二期中考试文科政治卷
7 . 李子柒是一名美食博主,她的视频取景考究,制作精细,始终透露着古风古韵的纯朴气质,向世界展示了一部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美的田园文化生活。这些视频在国内视频网站吸粉无数,外网影响力也堪称“爆表”,在YouTube上有上千万粉丝。老外们虽然看不懂中文,但无不赞美李子柒的手艺,羡慕她的田园生活。李子柒视频能在国外风行,是因为(     
①精心制作,风格唯美,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②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国粉丝认同中国美食文化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创造、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世界人民都认同中华文化,吸收中国的灿烂文化
③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9 . 近日,有网友发现,在视觉中国网站上,官方已声明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的人类科研图片及国旗、国徽等照片被标注版权为视觉中国所有,要购买后才能使用,视觉中国的做法引起了网友们的不满和谴责。对视觉中国网站的做法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你认为合理的反驳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②文化由人所创造,也要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
③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④要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12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10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论坛”时说:“民族的和世界的,并不对立。不要因为全球化,就要消除我们的民族文化特性。恰恰相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才能使之具有世界意义。”这一表述主要是强调(       
A.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B.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尊重、培育本民族文化
D.尊重文化多样性能繁荣世界文化
2020-08-03更新 | 9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2届江苏启东市大江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素质调研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