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收视率最高的一部纪录片。它以中华美食作为窗口,用国际化的叙事方法,展示着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和人生百味。此部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能够体现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予经济重大影响
③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能够增加国际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16-11-26更新 | 858次组卷 | 13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图书《舌尖上的中国》荣膺2013年度“世界最好的美食图书大奖”称号,该书以食物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美味,引起了世界目光的广泛关注。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16-11-26更新 | 4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10-11高二下·黑龙江大庆·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2011年新年来临,中国多个乐团在欧美音乐大厅奏响中国的声音,引起所到国家观众的共鸣,受到热烈欢迎。这表明( )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2016-11-26更新 | 910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12-13高三上·河北衡水·阶段练习
4 . 春晚舞台上,蒙古族的《吉祥颂》、回族的《数花》、壮族的《美丽的姑娘》等节目展现了一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稳定性            ②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16-11-26更新 | 65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海林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5 . 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其始于上古,兴于唐宋,胜于明清,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华人圈里广为流行。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中华文化已经被世界各民族接受          
④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16-11-26更新 | 7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9-10高二·山东·阶段练习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亨廷顿炮制了所谓“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廷顿的理解,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东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两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向你提问,要你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评论,你将如何回答?
2016-11-26更新 | 594次组卷 | 8卷引用: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7 . 从孔子学院到“中法文化年”;从《茉莉花》《云南映象》走出国门,到动画片《中华小子》热播法国并摘得法国动画大奖;从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被韩国人抢购,到上海城市舞蹈公司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卷起强劲的“中国风”……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越来越热。这些现象表明
A.中华文化能够取代其他民族文化B.中华文化呈现多国文化的丰富色彩
C.世界各国文化逐渐被中华文化同化D.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广泛传播
2016-11-21更新 | 3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12-13高二上·山东威海·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首流行于国内的民间小调《茉莉花》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写进了他的歌剧《图兰朵》之后,《茉莉花》香遍世界,让世界认识了璀璨的中国文化艺术,领略了中国民乐艺术的迷人气质。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10-11高二下·黑龙江绥化·期中
9 . “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但如果古典诗歌不创新形式走出去,就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扩大文化传播的途径
②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加强文化交流,走向文化的统一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1-05-29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年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9-10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10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深深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孔子、老子、孙子等中国先贤的许多观点被世界所称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④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010-05-11更新 | 4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黑龙江哈三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