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2018年11月2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三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通过审议,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中国第四十个人选《非遗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诞生于青藏高原的藏医文化在逐步往外走,被大众所熟知。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②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促进其繁荣发展
③保护人类共同文化财富,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中华文化特有的的包容性有助于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2019年春节,“全球点亮中国红”、“海外春节庙会”、“跨国春晚”、“四海同春”等具有浓郁中国年味的各类迎春活动在多国举行。中国春节走红海外
A.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B.说明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C.说明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认同D.表明文化趋同已成文化发展规律
3 . 在“2019中新旅游年”到来之际,新西兰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中国舞台日”活动。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应邀选送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包括醒狮、功夫、太极、竹笛和古筝演奏、旗袍展示等,现场掌声和喝彩声不断。“中国舞台日”的成功举办
①有助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展示文化多样性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印证了文化交往中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④有助于彰显并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一言一行系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2019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六下团组,与代表委员亲切交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特别推出原创微视频《习近平的两会足迹》,回顾习近平下团组中的暖心瞬间,感受他对人民的拳拳赤子之情。《习近平的两会足迹》微视频的推出表明
①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科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支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5-10更新 | 757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泰安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5 . 近年,我国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以中国艺术演绎西方经典,通过民族特色、民族气质与国际市场审美的有机融合,提升国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如上海京剧院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改编成京剧《王子复仇记》,从编剧、导演到表演形式,都进行了“中国化”和“戏曲化”的处理,受到西方观众的喜爱。这说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增强了文化的生命力
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不同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个性
④文化“走出去”应在民族文化特性与世界文化的共通性中找到创新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4-28更新 | 3459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有人以棋为喻,来说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治世,如下国际象棋,非得拼到你死我活;而中国治世,则如下围棋,观气取势、择其大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非零和博弈。由材料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②不同民族文化可以取长补短
③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019-04-22更新 | 138次组卷 | 27卷引用:【百强校】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2019年春节,联合国总部首度举办中国新年音乐会,全球多个大都市地标建筑都点亮“中国红”,多国政要纷纷向中国人民和当地华人华侨送上农历新年祝福。四海同春的盛况不再仅限于华人圈、唐人街,春节的喜庆与红火逐渐为多国人民所接受。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深度契合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需求
②中国特色的春节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③保持春节的喜庆与红火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春节文化走出去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中,熊猫队长、轮滑少年、智能机器人相伴出场,在冰上勾勒出象征吉祥喜庆的中国结、五彩祥龙、凤凰展翅等生动画面,独特的中国元素深深震撼了现场的外国观众。这是由于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认可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渐趋融合
④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1-30更新 | 453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12-13高三·安徽·阶段练习
10 . 2013年5月11日—17日,德国马尔巴赫市席勒中学17名师生对铜陵市一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访问活动。铜陵市一中给这些学生开设了汉语、中国民乐、武术、书法、剪纸、中国象棋等课程,受到德国师生的欢迎,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浓厚的兴趣。这说明(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
2019-01-30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