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杂技《芭蕾对手顶·东方天鹅》中,芭蕾舞表演从地面延伸至空中,幻化为高难度的“肩上芭蕾”,西方芭蕾舞的浪漫和东方杂技的惊险珠联璧合,带来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该杂技在俄罗斯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巡回演出,广受好评,让世界观众领略到中国杂技的魅力。这表明(       
①借鉴外来文化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关键       ②东西方艺术的融合能够推动文化创新
③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国际性的高雅艺术       ④中国杂技艺术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对希腊进行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希腊报纸发表《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一文。文章指出: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就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泰斗辈出的黄金时代,恰恰也是中国“百家争鸣”的思想迸发期。古希腊“智者学派”萌发的人本主义思想同中国儒家坚持的“以民为本”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公元前4嘴纪,古希腊人给遥远的中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丝之国”。16世纪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传入中国,成为中西科学交流的先导。伟大的古老文明更是相亲的。希腊中国友好协会60年如一日坚持“为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工作到老”,中国翻译家罗念生一家三代致力于希腊文学、戏剧的翻译和研究,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多。中希两国会继续挖掘古老文明的深邃智慧,展现文明古国的历史担当,共同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中希两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都是相知的,更是相亲的”观点,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 当前,中国音乐家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他们从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汲取传统文化内涵,融现代性、民族性、独创性于一体。

琵琶艺术家刘德海面对传统经典,他创造性地演绎《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平沙落雁》等经典古曲,使历经数百年传承的艺术珍品散发出新的人文气质;他同时博采众家之长,开一代琵琶演奏艺术之新风。通过融汇中外名曲,让琵琶这一千年古器与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展开交流对话。

作曲家赵季平为电影《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水浒传》《大宅门》等影视作品所作配乐和歌曲,至今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我始终是站在泥土地上写作。”赵季平的这句话道出他数十年来始终保持旺盛创作力的原因。

作曲家谭盾的新作《武汉十二锣》借助5G和3D技术,以网络直播形式完成首演。作曲家站在空旷的舞台上,通过巨型电子屏幕,指挥现场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共同完成此次演出。武汉锣深沉厚重的音响交织着女高音空灵飘逸的吟唱,首演当晚,吸引全球7000万观众实时观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中国音乐家是如何推动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
2020-11-2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文综政治试题(玉林高中、容县高中等)
3 . 中国海外春节文化品牌 “欢乐春节”活动自开办以来,反响热烈。2019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座城市举办了包括专场演出、庙会、展览、美食互动等10多个门类的2100多项文化活动,吸引多国政要现场助阵,激发了各国民众极大的参与热情,海外受众超过2.5亿人次。这表明(       
①“欢乐春节”已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文化发展是相互借鉴、缩小差异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文综政治试题(玉林高中、容县高中等)
4 . 2020 年 5 月 21 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 60 多个,饮茶人口超过 20 亿。多地通过茶艺表演、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等方式,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设立“国际茶日”(       
①体现出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
②对振兴茶产业和弘扬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③表明举办文化节日活动是传播文化的手段
④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多国家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月27日至28日,以“文明照鉴未来”为主题的 2020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论坛设有 3 个分论题:一是东西方古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中国之治的深厚文化根基;三是中国之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主题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旨在通过研讨古老文明的深邃智慧,展现伟大古老文明的和合之美,共同探索当今时代多元文明的相融途径,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治理方式的交流互鉴,坚定不移推动世界朝着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习近平多次强调,要让不同文明在和而不同中生生不息,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阐明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因。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出两条建议。
6 . 2017年6月,由上海芭蕾舞团和上海大剧院联合制作的原创芭蕾舞剧《哈姆雷特》献演国家大剧院。该剧由英国芭蕾编舞大师德里克·迪恩创编,在古典芭蕾风格基础上,融入现当代芭蕾风格和诙谐幽默的表达,通过多媒体投影的运用,实现真实与虚幻的交织,从而广受好评。该剧的成功说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发展需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合作功不可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兴安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在《中西文明比较》中写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和交融,才使得这些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向外汲取营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罗素这句话表明(       
A.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可能会导致一些民族文化的消失
B.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各民族文化保持独立性
C.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仅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D.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只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8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发现和传播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2016年11月,它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节气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窦娥冤屈得以昭雪,赵氏孤儿最后为家族报仇雪恨,中国传统悲剧作品往往有一个相对圆满的收场,通过展现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来褒奖善良、坚强等美德;而西方古典悲剧中的主人公常在悲惨的境遇中走向毁灭,哈姆雷特最终被毒剑刺死,奥赛罗听信谗言害死无辜的妻子,因悔恨而自杀……悲壮的美让人心生怜悯和恐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艺术审美没有共同的评价标准
②文化的多样性和认识差异是形成不同悲剧观的基础
③不同的悲剧情节和冲突中都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
④中西方传统悲剧观的差异根源于社会历史环境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湖南长沙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该窑出产的瓷器内容除有花鸟鱼虫和人物、诗词警语外,还有表现外国人物和自然风情的瓷器,是我国彩瓷工艺的骄傲。该窑产品曾通过古代海上陶瓷之路大量销往海外。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