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地球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文明之间持续开展对话、交流,最终融汇成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这表明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决定各民族间经济和政治的差异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④文化交流使得各民族文化趋向统一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 . 窦娥冤屈得以昭雪,赵氏孤儿最后为家族报仇雪恨,中国传统悲剧作品往往有一个相对圆满的收场,通过展现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来褒奖善良、坚强等美德;而西方古典悲剧中的主人公常在悲惨的境遇中走向毁灭,哈姆雷特最终被毒剑刺死,奥赛罗听信谗言害死无辜的妻子,因悔恨而自杀……悲壮的美让人心生怜悯和恐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艺术审美没有共同的评价标准
②文化的多样性和认识差异是形成不同悲剧观的基础
③不同的悲剧情节和冲突中都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
④中西方传统悲剧观的差异根源于社会历史环境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中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多个友好国家的物资捐助。其中,日本在捐赠给武汉的物资上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一时间在微博、朋友圈刷屏。这句话曾绣于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鉴真大师被此举打动,因此决心东渡弘法。由此可见(       
①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得到了相互认同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共性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④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4 . 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0-10-06更新 | 206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天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李子柒因拍摄古风乡村生活、传统美食而爆红海外。“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越是古老的文化越具有意义与价值
③讲好中国故事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
④创新文化交流形式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 . 2020年4月6日,英国BBC推出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BBC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将杜甫介绍给西方世界,在全世界引起了关注。这部纪录片(   
①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折射出中华文化在西方得到广泛认同
③推动中西方文化进一步交流传播       
④有助于消除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隔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 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 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 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 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 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 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 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 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知识,阐述为什么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 鉴准则?
8 . 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这是因为(       
①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②民族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③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短小的篇幅、新颖的视角、生动的叙事、唯美的影像、精良的制作,向中外观众展示文物释放中华文明之美,深受好评。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继承传统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保证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0年3月1日,“两岸同祈福,神农佑中华”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线上交流活动开幕,台湾青云殿与湖南省炎帝陵同时为中华民族祈福。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③两岸文化交流利于推动祖国统一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两岸文化可以存异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