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2 道试题
1 . 近年来中国风逐渐席卷全球时尚界。将中国元素搭配时尚的流行元素,是近几年国际品牌常见的设计手法,无论是中国生肖主题的特别款,还是在工艺、设计上采用的中国传统文化,都能看出全球文化和传统中国的融和之美正在走向世界。“中国风”在国际时尚界中成为潮流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世界的欣赏和认同
③中华文化底蕴厚重,历久弥新④搭配流行元素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登封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讲到了江姐和红岩精神,并朗诵了难友们赞颂江姐的话:你,暴风雨中的海燕,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飞翔吧!战斗吧!永远朝着东方,永远朝着党!

重庆川剧团创作的《江姐》首次以川剧形式向观众展示了革命先烈追求国家独立、自由、民主的爱国情怀。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从重庆巴蔓子谈到“狱中八条”。主创人员沈铁梅表示,如果把“狱中八条”放在《江姐》这部川剧里面,更富有当代的价值,能更好用红色革命文艺作品构建人民心灵的绿水青山。

材料二:2009年9月,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被誉为“无言之诗,无形之舞;无图之画,无声之乐”的中国书法艺术兴始于殷商时期。甲骨文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线条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笔画分明的隶书的出现是中国书法艺术上的一次革命;汉代兴起的草书标志着书法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唐代的书法艺术对前人进行了继承和创新,从而推动了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艺术跨入到新的境界。此后,中国书法艺术在宋元明清时期以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断发展。

当今,随着汉字书写工具的变化,特别是键盘输入汉字的普及,加之应试教育的功利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书法教育面临巨大冲击。2019年教育部拟在各大高校开设书法教育课,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中小学,有人提出将汉字书法作为初高中升学考试成绩一部分进行考核。


(1)结合材料一和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创作红色革命文艺作品对构建人民心灵的绿水青山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将汉字书法作为初高中升学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的合理性。
(3)在汉字书法受到冲击的今天,试就如何弘扬中国书法艺术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021-01-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流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文综政治试题
3 . 2020年5月21日是首个以“茶和世界•共品共享”为主题的“国际茶日”。早在唐代,第一部世界茶学专著《茶经》就反映了我国先民最早发现茶的功用并开发饮用的事实。现在,中国茶已形成不同的茶品类型、饮用方式和衍生文化,如“人在草木间”隐喻着天人合一的境界,“茶禅一味”阐释了人生品悟。这说明(       
①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国茶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④传播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这一理念已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
2021-09-28更新 | 423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中段考政治试题
5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格局(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
②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因交流互鉴而日趋同一
③是多民族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④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学考)
6 . 2020年9月,远在非洲的毛里求斯举行了“美丽中国”主题开放日活动,当地师生一起观看了影片《超乎想象的中国》,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要主动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是可以获得其他民族认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①“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②文化多样性是由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决定的
③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重要手段
④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17更新 | 419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中法合拍纪录片《论语导读》将于2020年年底制作完成,并在中法两国主流媒体上同步播出。《论语导读》法文译本完成于1688年,该书分三个章节,依次翻译了《大学》《中庸》和《论语》的部分内容。作者希望通过学习和研究儒家伦理完善欧洲道德,开创西方与中国思想文化初步融合的和谐局面。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③文化交流有利于相互学习、借鉴
④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近期有一篇《不做民族文化的绝响》的文章,写的正是创造于遥远年代的建筑已经在一次次隆隆作响的城镇化进程里再难寻觅其影像,传统古村落所蕴含的传统建筑风貌、地方文化习俗等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必须加强保护。这是因为(       
①保护传统古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传统古村落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③加强传统古村的保护可以给相关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④传统古村落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20更新 | 117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云南省腾冲县和顺古镇,列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被《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等联合推荐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和顺古镇的“和顺”是“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和顺古镇建筑多为中西合璧,具有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又包含了南亚、东南亚的建筑风格,宅院里还有不少西洋的工艺品和现代化用品。这说明(       
①古镇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古镇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和顺古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受到游客的喜欢
③和顺古镇文化融入了外国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④和顺古镇文化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更丰富多彩和充满生机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