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2 道试题
1 .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19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大暑期间有不同的食俗,如广东省有吃仙草的习俗、台湾省吃凤梨、福建莆田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湘南湘西北则吃童子鸡、山东鲁西北喝羊汤。大暑期间,各地的不同食俗(       
①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特点
③受各地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④见证了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山西特色的传统面塑、剪纸、推光漆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海外赢得大批“粉丝”。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化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 .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进行交流、借鉴、融合
③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9-07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祁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5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发行量目前已突破620万册,海外发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中(简体、繁体)、英、法、葡等11个语种13个版本。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精神产品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世界各国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
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文化的作品就能得到世界认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从《功夫熊猫》三部曲的浓浓中国风,到《神奇动物2》发布“福禄寿”海报,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文化元素越来越突出。好莱坞电影刮起“中国风”体现了(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中华文化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认同
C.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D.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7 . 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有一句名言“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古希腊“智者学派”萌发的人本主义思想同中国儒家坚持的“以民为本”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       
①中西方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相通性
②人类文明进程中,中西方文化交相辉映
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
④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主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4-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新和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美食视频主播李子柒的Youtube(美国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粉丝数量庞大,她的作品主要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确定选题,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借助于现代视频制作技术与社交媒体呈现出来,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这表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要培育好、发展好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
②文化是世界的,我们要吸收借鉴各国文化成果,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③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等文化传播途径,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4-20更新 | 417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衔接班)

9 .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传承历史与开创未来的伟大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人文基础,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目标、理念、情感和文明方面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

做到“民心相通”并非易事,“一带一路”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有四种大型文明和上百种语言。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差别往往意味着矛盾和冲突,任何一项国际事务的开展都不可能畅通无阻,总会遇到各种各位的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海外媒体不断制造出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中国模式输出论、经济帝国主义论、朝贡体系复活论等带有偏见性的论调,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
2021-08-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 . 据《2020-2025年中国韩式泡菜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报道,如今不仅是韩国人,中国很多年轻人被韩国泡菜的独特口感所“俘虏”。许多离家在外的人认为回家陪妈妈腌泡菜是一种孝道,有人甚至从腌泡菜中悟出“幸福婚姻之道”。这反映了(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特有
②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