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二十四节气”是《易经》提出来的,是2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易经》自伏羲氏则卦以来一直被奉为华夏民族最具原创性的符号经典。而今易经的全球化普及是一个有利创建多样化和谐共荣的大同世界之伟大课题,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这体现了(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中国文化自信
②扎根于民族土壤中的民族文化可以推动文化多样化发展
③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精华更有利于融入世界的主流
④在文化交流和发展中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2024年2月2日,“龙舞新春·欢乐春节”活动在德国海德堡市举行。庙会上,抖空竹、贴春联、写“福”字等民俗体验吸引游客驻足;晚会上,武术、民乐等中国传统艺术与圆舞曲、奏鸣曲等西方音乐作品同台上演,观众反响热烈。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德国民众的普遍认同
②文化共情力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交流是连接中德两国人民心灵的纽带
④相似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德文化交流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借助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文化产业呈现新气象。穿梭于各大晚会的洛天依、卫视主持人小漾、清华女学霸华智冰等虚拟人的出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虚拟人是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支撑下,其相貌和行为高度模仿人类,正成为文化产业新“从业者”。这说明(       )
①虚拟人走进文化产业,是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
②虚拟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有虚拟人参与的文化产业因其对民族性的超越而具有了世界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2023年1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该节目通过电影级高质感的拍摄制作,演绎了“唐宋名篇”诞生的历史瞬间,生动再现了宗师的传奇人生。该节目(     
①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展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展现了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精神追求
④推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4年4月4日下午,美财政部部长耶伦抵达广州。耶伦来广州的第一顿饭,吃的是老字号陶陶居。陶陶居是我国中华老字号,品上百年历史,过去,鲁迅、巴金、刘海粟都曾是陶陶居的座上客。据说,耶伦当日品尝的都是陶陶居的招牌菜,耶伦在整个用餐过程中非常开心,对中华美食大加赞扬。关于耶伦喜欢中华美食这件事,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中华美食历史悠久,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4-05-0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涉及深层文化价值观、思想观念和艺术表达的全面革新,既包含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也开拓了与当代实践相结合的新路径。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展现出了独特的适应性和创造力,将本土智慧与世界文化潮流相互融合。由此可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发展文化,必须(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②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化人、育人
③既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又要尊重本民族文化
④立足中国国情,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7 . 2024年是甲辰龙年,把“龙”的英文翻译为“Loong”,而不是“Dragon”,引发了国人的一致赞同。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多半带有美好的寓意,是吉祥、高贵、勇敢的象征,中国人也自豪于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常被视为恶魔的化身。中国“龙”译法的变化有利于(     
①文化渗透,促进中国“龙”文化“走出去”,增强主导权
②澄清差异,推动中国“龙”文化的推广和文化交流
③保持个性,彰显中国“龙”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
④求同存异,彰显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和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人民城市向“新”发展

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上海将更加关注市场主体感受,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振市场信心;将绿色发展融入上海城市发展全过程,以绿色低碳转型促产业升级转型;将扩内需与惠民生有效结合,实施好民生实事项目,惠民生、留文脉、促发展并进,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1.(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因生态保护等公共利益需要,造成湿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补偿。”在这里,涉及尊重和保护权利主体的(     
A.所有权B.专利权C.他物权D.抵押权
2.某日晚上,李女士带8岁儿子小天在小区花园散步,李女士慢跑在前,跟在身后的小天边走边低头玩手机游戏,猛一抬头被迎面走来的夏先生怀抱中的小狗吓到,重心不稳而撞倒散步的邻居王奶奶,导致其受伤住院治疗半个月,花去医药费、护理费共3万元。王奶奶遂将李女士、夏先生告至法院,主张其共同承担医疗费用。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天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请以侵权责任及构成要件加以分析。
___________
(2)本案中由谁来承担民事责任,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
3.小玲妈妈为小玲报名寒假兴趣班,微信记录如下图所示。小玲去上课时被要求在报名表(其上注明:课费不退)上签字。受疫情影响小玲未能完成剩余5次课程,小玲妈妈向兴趣班主张退费被拒,遂诉诸法院。本案中(     

A.销售人员发送价目表的行为是要约邀请,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B.该合同自小玲签字时生效,妈妈可以不可抗力主张余额退款
C.本合同系以书面形式订立,微信记录已构成了电子数据证据
4.茶不仅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文化内涵,更是中国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借助“万里茶道”,中国沿线九省以“茶”为纽带,积极与世界开展茶文化交流。大力讲好“一杯茶、一座楼、一条路”的“茶故事”。出生于茶业世家的戴师傅多年躬耕于“茶制作”,为提升茶叶品质并保留其古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创新改进着茶的古法工艺;上饶市武夷山镇篁村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催生了茶民宿、茶庄园、茶小镇、茶博物馆等多种新业态,赋予“茶+N”无限可能。

在“国际茶日”来临之时,希腊雅典举办了“茶和天下·雅集”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人士亲身体验了中国的传统茶文化,表达了祈福天下、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望。

作为留学雅典的中国学生志愿者,请你为现场活动写一篇推介文,推介中国茶文化。
要求:
(1)从文化传承与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两个角度阐述传承和发展中国茶文化的意义;
(2)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具有内在一致性,论证逻辑合理、连贯、完整;
(3)引用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支持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2024-04-2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