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和而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适用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和而不同,方能大同】

“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和”的特质,是和而不同、共生共长;“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才能万物并育、大道并行。历史上,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同域外民族开展文化交流。巍巍大汉,使者张骞在漫卷黄沙中拱卫疆土,在丝路驼铃中通达西域,在流沙坠简中传承文脉;隋唐盛世,僧人玄奘西行求法,往返17年,带回佛教经典600多部,“度化众生”、为我所用……新时代,更加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世界上多姿多彩的不同文明相互成就。我们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不断彰显着“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释我们为何能彰显“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

【命运与共 大道不孤】

放眼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择,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时时都是”激烈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合作机遇。“从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到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地震灾区守护生的希望,再到协助多国公民从也门、苏丹等动荡地区撤离……秉承“弘义融利”义利观,中国同国际社会合力应对各类突发挑战:胸怀为人类谋进步的光荣梦想,脚踏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吸吮绵延不断的文明养分。中华民族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民族携手,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阔步前行。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对“命运与共,大道不孤”的理解。
2024-03-07更新 | 5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滨州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2 . 2023年11月,2023年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交流研讨会在西安举行。大会期间,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技术等相关内容,交流学术思想、碰撞思维火花,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之路。这一活动(     
A.见证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汇总
B.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文化发展
C.加深对外来文化的认同,丰富中华文化
D.始终坚持了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 . 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一系列具有国际范、中国风、巴蜀韵的文化交流活动精彩纷呈,为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打开新的窗口。从开幕式上令人惊叹的“太阳神鸟”图案,到颁奖仪式前引发热烈欢呼的川剧变脸表演;从大运村里让运动员流连忘返的非遗体验活动,到多条风光无限的文化观光路线……各代表团青年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上述文化交流,有利于(     
①推动不同民族文化互信互鉴,消除文化差异
②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民心相通
③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促进不同文明美美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寒露时节,荷桂生辉。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杭州开幕,这场盛会以一场绝美奇妙的视听盛宴拉开了序幕。



◆展文化底蕴,铭刻文化自信◆

镜头一:

开幕式上,五星红旗与大美山河同框,AI技术打造别样数字烟花、数字人火炬手,良渚古城、良渚玉琮、玉鸟和团扇。壮美山河画卷及钱塘江等元素的结合,展示了中国独特的美景和文化,为世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壮美山河画卷的魅力,传递了绿色、创新、和谐、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让人们对中国美景和繁荣感到无比自豪。

镜头二:

开幕式上全场齐吟张九龄的诗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瞻顾前程,繁花似锦。闭幕式上,万人共咏李白的诗句“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送别八方来客,期盼来日再聚首。随着中国台湾运动员的入场,全场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现场观众更是高声齐呼:“回家,回家”!当台北队输球后,全场观众集体呐喊为中国台北加油。现场一曲《我的中国心》更是成为了一场大合唱。

镜头三:

赛场上,我们看到了运动员的顽强拼搏,勇往直前,也看到了他们的欣喜与遗憾,那些包含坚毅、勇敢、激动、温情、友谊的动人瞬间,也都被一一记录、定格。杭州姑娘富春江边夺首金;百米跑道连获四金;全红婵再现“水花消失术”;中国女篮无畏金兰,六战全胜成功卫冕……


(1)结合材料,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杭州亚运会“展文化底蕴,铭刻文化自信”的理解。
◆促文化交流,勾勒文化画卷◆

杭州,化身为一座激情鸣响的舞台,不同地区的文化在这里汇聚,共同勾勒出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大画卷。

武术、藤球、板球、柔术、克柔术等5个项目分别代表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和西亚的地域特色,这些非奥项目丰富了亚运会的竞赛内容,诠释着亚洲体育、亚洲文化多元之美,是亚洲文化兼收并蓄、充满活力的生动写照。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杭州亚运会把“你”“我”汇聚成了“我们”,架起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沟通的桥梁,为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舞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


(2)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是如何勾勒世界文明大画卷的。
2023-11-22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4月,为期7天的意大利第87届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展览会开幕,8家来自中国杭州的参展商带着数百件作品参展,一些基于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文创产品和体验项目吸引了参观者的浓厚兴趣,让参观者不舍离去。我国的展品受欢迎说明(     
①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并不是文化交流的障碍
②认同其他民族文化有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民族间的文化共性远大于它们之间的个性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独特个性具有吸引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一则线线阳光从竹子缝隙里洒落的视频刷屏,评论区的网友瞬间变成了“大诗人”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等相思;

湖中景,湖中景,黄粱一梦何时醒;

随风,随风舞,玉珠禁下诉思苦……

这样的场景仿佛让人穿越到千年前的曲水流觞,也让刻在我们基因里的“诗意”在脉动。材料表明(       
①“诗意”里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②诗词歌赋的文化价值并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文化成果的享受者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的精神提供栖息之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2023年4月24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陕西西安举行,一系列文化遗产合作项目相继实施。从中国文物赴日举办“三国志”展,到故宫博物院与巴基斯坦共同主办的“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亮相紫禁城……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中,文物展览讲述着(     

①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②各国人民在平等交流中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③各民族文化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普遍规律

④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在卡塔尔世界杯主题艺术展区,50件四川大熊猫工艺品与47件青神竹编组成精彩CP,成为闪耀世界杯的“中国元素”。世界一流的竹艺精品《清明上河图》成为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镇馆之宝;“青神竹编”作为国礼赠送多国政要,更与国际知名文化品牌合作,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材料说明(     
A.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B.文化在交流中由民族性转向世界性
C.各民族文化因其共通性才各具特色D.中华文化的优越性能增强文化自信
9 . 2022年12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包容互鉴是中阿友好的价值取向,中阿文明相互欣赏,书写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我们从彼此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共同弘扬“重和平、尚和谐、讲信义、求真知”的文明真谛。我们在“文明冲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反对文明歧视,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这启示我们(     
①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要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01-16更新 | 32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美澳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延期)考前模拟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处理同周边不同国家和民族关系、同外来文化关系的过程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伦理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原则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采取谦虚开放的态度,与不同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比如,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并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历史上,中国不乏多元族群与多元宗教,但无论族群如何多元,总能因命运与共而融为一体;无论宗教如何多元,总能因交流互鉴而和谐共存。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这为当前促进各国携手合作、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借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对我们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