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①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②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文化
③传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④文化影响交往行为和方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1-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社会,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事实证明,教会父母熟练使用各种出行软件,不仅能避免老人因知识脱节而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减缓其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寞空虚。这说明(       
①“孝”文化的基本特征应因时而变
②“孝”文化的发展应该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③对“孝”的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孝”文化中的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比物质赡养更重要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1-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无论是从长辈手里接过压岁钱,还是在手机上分享亲人红包,讨的都是新年彩头;无论是登门拜访,还是在线拜年,送出的都是美好祝福;无论是重传统,用笔墨纸砚写春联,还是赶新潮,在博物馆里过大年,体验的都是文化风尚……时代在变,年俗也在不断变迁。这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
②年俗不断变迁可以让传统文化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和光彩
③年俗只有与时俱进,传统节日才能散发持久的文化魅力
④创新文化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书信是传统文化中不容忽视的部分,我国古诗文中经常出现书信的影子。如今,互联网浪潮下兴起的新型媒介让书信等传统媒介“退潮”。在这个加速度时代,写信之慢与微信之快的对比有着深长的意味。材料说明(     
A.传统的书信因文化价值的丧失不再是文化媒介
B.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书信反映了一种文化自觉
C.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文化消费具有多方面的特点
D.书信在快与慢的对比中能凸显传统文化的韵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古训至今仍给了我们深刻警示和启迪。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深刻影响
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进步
④我们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却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桎梏。为此我们应这样对待传统文化(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
C.对其加以融合、交流D.全盘抛弃
2022-10-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英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2021年3月,习近平在三坊七巷考察调研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这是基于(   
①古建筑是中华文化文脉延续的重要物证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根源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古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17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元宵晚会》2月15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以及文艺广播等平台隆重推出。晚会聚焦北京冬奥、中国航天、中国女足等热点话题,以“欢乐闹元宵、浓浓中国风”为主题,通过科技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创新呈现,为广大受众献上一台充满时代感、文化感、科技感的文化大餐。这表明(   
①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就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
②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③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④创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1年3月,习近平在三坊七巷考察调研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这是基于(   
①古建筑是中华文化文脉赓续的重要物证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根源
③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④古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山东吕剧、云南的滇剧、闽南的高甲戏、池州傩戏、岳西高腔、安顺地戏……中国戏曲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起于先秦时期,明代达到繁荣。目前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     
①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
②是由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以其鲜明的民族性而保持稳定不变 
④是各民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1-10-25更新 | 277次组卷 | 30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西校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