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当代中华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核心内涵,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国体育人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最本质的内涵,也是中华体育精神之根之魂。可见(   
①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②当代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应有之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古诗词字里行间蕴涵着对劳动的赞美与讴歌。诗词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又告诉我们幸福靠劳动来创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社会的性质和方向
②古诗词反映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
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它具有维系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
④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指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22更新 | 92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某市实施新乡贤培育“青蓝工程”,让乡贤文化深植于年轻一代的血脉之中,实现“青蓝”相继青蓝,乡风贤德代代传。实施新乡贤培育是基于(   
①先继承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继承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近年来,不少博物馆积极开发文创产品,利用珍贵文物所拥有的特色元素,进行巧妙设计,使文物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1)思想政治课上,某班学生登录网络博物馆查阅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件文物并设计相关文创产品。现邀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表。

后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我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它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后母戍鼎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1915年创刊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开启了新文化运动的历程,在中国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步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

邓稼先领导科研团队使用手摇计算机对原子弹爆炸时的物理过程进行了九次模拟计算和分析,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迈出了我国独立研制核武器的第一步。
文物:       (可从以上文物中选择其-一,也可另选其他)
文创产品:      
设计理念:       (结合文化的相关知识,阐释设计理念)

(2)结合你的设计,从创新思维的角度,谈谈你是如何设计出这一文创产品的。
2022-01-12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国潮”之风不断跨界破圈,迅速席卷美妆、文创、餐饮等多个领域,令传统国货产品的面貌焕然一新。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大白兔奶糖、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等众多融入“国潮”元素的“老字号”展位十分引人驻足。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传统审美元素比现代时尚元素更能获得消费者青睐
②创新促使具有历史人文底蕴的老字号焕发生机活力
③中华传统品牌的魅力凸显,坚定了人们的文化自信
④文化能够提升全民族的自豪感和社会生活的幸福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电影《开场前的猴戏》主要讲述民间猴戏艺人过去游走江湖的经历与当今的生存现状,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的建筑环境之美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猴戏艺术的生动人文之美,重点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旨。电影《开场前的猴戏》强调当代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是基于(       
①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源泉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7 .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从周代到明代,不同时期的汉服有不一样的特征。如今,汉服成为众多青年追捧的新时尚。当代汉服到底是遵从古制,还是根据现代材质和生活习惯进行改良,汉服圈有各种不同声音,由此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全面传承中得以绽放
②在实践基础上创新发展才能传承好传统文化
③优秀传统文化的存续可以不受时空限制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繁荣我国当代文化的重要滋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遭受这一重大危机冲击与考验的中国,以巨大的魄力、科学的举措、勇毅的付出,最早阻断了疫情的传播,让这片土地成为世界上最安全最温暖的家园。

材料一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各部门要贯彻党中央关于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要求,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各地要制定差异化的县域防控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措施。低风险地区,要实施“外防输入”策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高风险地区,要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根据疫情态势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动态开展分析研判,及时调整辖区内高、中、低风险地区名单,在疫情扩散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后,分地区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终止应急响应。

材料二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亮出了鲜明的底色。“无论贫富、生命至上”成为中国疫情防控的基本准则;“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让武汉不再孤单,全国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驰援武汉,4万余名医护工作者奔赴湖北,成为最美逆行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4亿中国人自觉居家隔离,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在处理疫情防控与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3)因为疫情,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会;因为疫情,我们对健康有了更新的认识。这场全民战“疫”也成为公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一次契机,请你列举两条我们应该提倡的健康文明的卫生习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