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评弹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众多艺术家用“弦上非遗”评弹,加上新鲜的编曲,演绎《满江红写怀》《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用评弹演绎古诗词( )
①彰显了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②实现了传统文化内容的创新
③能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情感
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喜报: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太极拳对于习练者的性别、年龄、体质、职业、民族没有限制,通过习练太极拳,人们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学拳明理”,太极拳所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丰富着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运行规律的认知;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尊师重道、学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满等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们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推动人与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太极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推广习练太极拳的意义。
3 . 浏阳是一座铭刻着红色历史的传奇之城,近年来,浏阳市坚持把红色旅游摆在全域旅游发展的突出位置。依托丰富的红色和绿色文旅资源优势,推出秋收起义之旅、寻访初心之旅、红色故居之旅、革命烽火之旅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了湘赣边红色旅游品牌。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是因为(     
①红色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起决定作用
②红色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红色文化能够弘扬主旋律,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电影《开场前的猴戏》主要讲述民间猴戏艺人过去游走江湖的经历与当今的生存现状,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的建筑环境之美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猴戏艺术的生动人文之美,重点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旨。电影《开场前的猴戏》强调当代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是基于(       
①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源泉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5 . 烧烤,古代称之为“炙”,上半部分为肉,下半部分为火,是肉放在火上烤制的象形字。早在数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已开始使用天然火烤制食物,《诗经》中也有主人烤制兔肉招待贵宾的故事。时至今日,烧烤食材包罗万象,丰富的调味品更增鲜香,几把椅子围在桌旁,一架烤炉便是国人的“深夜食堂”。这表明(       
①被现代人所接受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具有包容性
②烧烤文化为人所特有,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悠久的烧烤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④我国烧烤文化源远流长且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19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从周代到明代,不同时期的汉服有不一样的特征。如今,汉服成为众多青年追捧的新时尚。当代汉服到底是遵从古制,还是根据现代材质和生活习惯进行改良,汉服圈有各种不同声音,由此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全面传承中得以绽放
②在实践基础上创新发展才能传承好传统文化
③优秀传统文化的存续可以不受时空限制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繁荣我国当代文化的重要滋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中元节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是追怀先人,祭祀祖先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今年中元节各地纷纷倡导文明、绿色祭祀,严禁撒石灰、烧冥纸等影响市容环境卫生和大气环境的祭祀活动。由此可知(     
①传统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②剔除传统文化中的腐朽部分就能顺应时代发展
③传统文化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④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才能增强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参观环境变好了,开放区域扩大了,文化活动增加了。根据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故宫工作人员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并对其加以创新,使故宫文化产品逐渐变成了“网红”。这说明(       )
①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优秀传统文化
②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因素
③传统文化可与当代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对接
④对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24更新 | 74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第五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见证。为“探寻民族艺术的宝库”,“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从法国巴黎归国,带领一群年轻人白手起家,用双手和简陋的工具,清理出几百年来堆积在 300 多个洞窟里的积沙,修建了上千米的围墙。“敦煌艺术导师”段文杰把一生奉献给了莫高窟,直到生命最后时刻,还清晰地呼唤“敦煌,敦煌”。因为信奉“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扎根敦煌 50 余年,带领团队开展数字化探索,建成数字展示中心,成功上线“数字敦煌”资源库中英文版,实现了敦煌石窟 30 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全球访问量已超过 700 万人次,让更多人“看见敦煌”。70 多年来,几代敦煌人“身在苦中不知苦”,用一生心血接力守护敦煌艺术,使历经磨难的千年莫高又增增生辉,成为旅游圣地、世界遗产保护“极具意义的典范”。2020 年 1 月,中央宣传部授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时代措模”称号。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做好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的文化价值。
10 . 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的火灾,为文物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2019年4月16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近期文物火灾事故情况,要求各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避免文物火灾事故发生。之所以重视文物安全,是因为(     
①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重要见证
②文物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重视文物安全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④重视文物安全有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