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汉服的袖口都是宽大畅松的,代表了天道圆融,汉服的衣体展示了公平正直和包容万物的东方哲学意蕴。正是汉服“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和飘逸洒脱的外在形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深刻记忆,一直是国人心中代表中国文化的美丽“符号”。这表明(       
①汉服文化具体内涵在世代传承中保持稳定性
②汉服文化契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视角和精神需要
③汉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
④汉服文化因兼收并蓄而具有穿越时空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01更新 | 357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2 .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陈元靓于《岁时广记》提及:“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象征打破混沌,开辟天地;荆楚则喜以米面制“团圆子”,取圆拟天与阳,寄寓年终团聚。陈元靓的描述(     
①鲜活地表明了文化寓意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③形象地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④具体地彰显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钱学森院士虽在海外多年,但观其言行,处处都弥漫着极其浓厚的中国情结。而且这种情结在他讨论术语规范问题时有充分的体现。名词规范化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诸多名词规范思想都是值得当前术语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的,“中国范儿”“中国味儿”是他一贯坚持的术语思想,这启示我们术语规范(     
①应彰显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包容性
②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满足现代人群的审美需求
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的转型升级
④应体现科学精神,把握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2年的除夕,因防疫所需,依然有人无法与家人团圆,选择就地过年,从而带动了“预制菜”,老字号们推出半成品年夜饭;一些博物馆推出“云逛展”,让传统文化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各种充满国潮风格的文创产品让文化认同在古老春节元素与新潮时尚的碰撞愈发深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创新让古老的春节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B.与时代相契合的国潮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C.充满国潮风格的文创产品激发文化认同D.春节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2022-04-18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考前信息必刷卷(人教新高考)必刷卷0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22中国壬寅(虎)年金银纪念币一套。中国生肖形象蕴含着丰富的吉祥文化寓意,寄托着人们趋吉避害,祈求祥和富足、平安顺遂的美好愿望,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的生活和需求相结合的产物。虎年纪念币的发行体现了(     

①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②拓展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形式
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的特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16更新 | 5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高考全国卷文科综合政治核心猜题卷
6 . 奥运圣火的点燃仪式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吸睛之处,当年巴塞罗那的射箭点火、悉尼的水火碰撞都堪称经典之作。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火,以“微火”取代熊熊燃烧的大火,传递着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又一次实现了奥运历史上的点火仪式创新。材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大众传媒的进步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③传统文化凸显着一个民族的独特之处
④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26更新 | 41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神州智达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考试政治试题
2022·全国·模拟预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灿烂,遗存丰厚。目前,全省有不可移动文物33943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46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91处,居全国第三位;省级以上文保单位96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0个;全省备案博物馆达170家,国有馆藏文物1402448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抓好清代皇家陵寝、正定古城、蔚县古堡等重点工程,推进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大力推进博物馆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长城、大运河、承德避暑山庄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谱写文化遗产保护新篇章。

20218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了当地的“文化名片”承德避暑山庄、普宁寺、承德博物馆。习近平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河北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原因。
2022-03-15更新 | 3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信息检测原创卷(五)
8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习近平经常引用的一则典故,多用于中国外交政策的阐述,旨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所讲的“天下”与前人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古代中国的“天下观”指的是“普天之下”,其基本主张是“天下一家,中国居中”;而习近平所讲的“天下”是指全世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材料表明(     
①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并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③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