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2023年9月,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该馆通过多媒体互动、全息技术、OLED透明显示屏和裸眼3D等新技术让更多文物“开口说话”,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社会,在当下的氛围中体验历史,产生情感共鸣。这说明文化创新要(     
①运用流行元素对传统文化重新阐释
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0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 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主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释、道两家思想为辅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通过文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武术、曲艺、节日、民俗等多种形式,表现出具有深厚底蕴与生命力的特色文化。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重的封建印记,一度被认为是迂腐、落后、愚昧、僵化的代名词。但是,其中诸如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谦虚好学、以礼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传统美德以及积极向上的拼搏态度、无畏的奉献精神等也为现代社会所颂扬。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以“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②正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③严禁抄袭给定材料;④200字左右。
2024-03-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阜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3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古人认为,天下治乱,系乎风俗人心。这对我们新时代涵养廉洁文化的启示有(       
①要重视和发挥社会风俗对廉洁政治生态形成的潜移默化作用
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廉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③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对党忠诚、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④整合廉洁文化资源,拓展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多年来,依托河南文化大省的优势,河南博物院征集、征调一大批文物精品不断丰富藏品;丰富展览方式,不仅有常设展览还有线上展览、外展交流等;组建华夏古乐团,通过音乐文物复原展演使人们领略到中华古乐的辉煌与灿烂。河南博物院的建设(     
①旨在全面恢复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厚重的文化积淀
②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③发挥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助力河南文化发展
④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60年来,我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多人次,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与43个国家建立不同形式的对口合作关系,为受援国培养医疗人员10万余人,从“输血式”援助转向可持续“造血式”合作;展现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中国坚持开展援外医疗(     
①表明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现代化
②旨在发挥传统医药的独特作用,提升我国的医疗能力和水平
③帮助受援国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实际行动讲好了中国故事
④加强了国家间公共卫生合作,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开幕式的舞美设计提取了铜鼓、绣球、花山岩画等广西特色元素,运用LED屏、网幕、激光投影、裸眼3D、AR技术等打造立体展示空间,文化符号与现场表演有机融合,得到了多方点赞。开幕式的舞美设计得到多方点赞的原因是(       

A.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和认同各民族文化
B.推进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繁荣
C.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
D.创新文化表达形式,在文化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

7 . 下图是我国举办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吉祥物“数小智”。吉祥物采用人物形象+数字特征的方式,展现了数字经济与各行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将具备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的龙的形象与科技风格相结合,代表着正在腾飞的中国数字经济新形象。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华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和交锋中而逐步发展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旺盛的生命力,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③文化创新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做到批判地予以继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在哪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制度特色:形成了能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②理论特色: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完成了理论探索和创新
③民族特色:根植于中国大地,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④道路特色:开辟了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世纪上半叶,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曾赴日、美、苏演出,引起轰动。京剧表演艺术由此得到这些国家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与这些国家的戏剧观念发生碰撞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戏剧及其他艺术的发展。由此可知(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互鉴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文化交融促进文化发展
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诞生在上海?”“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浦东?”……“巴士课堂”讲解员娓娓道来,生动讲述发生在上海的党史故事。随着巴士从中共一大会址出发,途经14处红色地标,一堂跨越浦江两岸、贯穿百年历史的精品党课精彩呈现。上海开通红色故事与现实场景相结合的“党史巴士”旨在(     
①继承革命文化,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②学党史悟思想,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③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筑牢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丰富革命文物的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