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2021年7月7日,“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专题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展览精选抗战文物500余件/套、珍贵历史图片80余幅,辅以相关文字、地图、图表、景现以及多媒体展示手段,通过以物证史,把抗战文物史料背后蕴藏的动人故事和承载的伟大精神,传递给人民大众。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专题展(     
①通过还原中国文明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②能引领人们从历史中汲取信仰、智慧和前行的力量,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③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激励新一代青年为祖国做贡献的自觉
④通过以物证史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在山西寿阳县,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寿阳竹马戏。该戏盛行于明清,集高跳、竹马、武打、民间舞蹈和戏剧于一身。其内容最初表现为关公和周仓的打斗场面,后来增加了古白话文,京剧剧本等内容。据此可知,寿阳竹马戏(   
①将文化借鉴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全面吸收了其他传统艺术的成分
③具有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特征
④坚持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人们喜欢齐白石“岁朝图”,是因为该作品恪守传统风格,再现传统文化的清雅意蕴。(      )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100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果要问春节期间有哪些文化节目迅猛“出圈”(意即火了、路人皆知了),央视推出的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和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应该是榜上有名的。

《典籍里的中国》舞台上,秦朝博士伏生对于妻子的怀念和对战火逃生的追忆,不仅是简单的史实描述,还可以感受到试图联通古今情感与价值观表达的努力。《唐宫夜宴》节目的细节处处讲究,有趣之余更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舞蹈演员们的穿着与妆容完美复现了盛唐别样的审美风姿,使观众真切感受到唐代服饰文化之美;唐三彩、鹤莲方壶、簪花仕女图、五牛图等文物元素在舞台的集中呈现,为节目增添历史的厚重感。《唐宫夜宴》的惊艳和“伏生护书”的动情,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多场景变换和舜美设计等舞台创新,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黑科技”,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让“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有了物质基础,也让时空的穿透力变得真实可感。

从这两个节目的热播中还可以看到,大屏和小屏都是一种传播手段,可以实现融合与互动,让各自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短视频成为“出圈”的胜负手,传统电视节目中需要针对短视频专门设计动情点和传播点;而长视频则具有完整的知识信息和多元的表达空间,适合集体观看。事实说明,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传播平台可以平衡不同传媒之间的既有优劣势。只要把握文化发展规律,锐意创新,传统媒体就仍有机会在移动互联网的新舞台上大放异彩。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这些节目何以“出圈”。
(2)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角度,说明大屏和小屏融合互动所蕴含的哲理依据。
(3)增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效果,需要喜闻乐见的形式。请你围绕此主题拟定三个具体形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岁朝图”原是文人雅士为祈福新年而以鲜花、果蔬等为素材创作的绘画作品。到了近代,齐白石等绘画大师将“岁朝图”生活化、世俗化,他的“岁朝图”中寓意吉祥富贵的牡丹花绽放,鞭炮、红灯笼、酒杯等“俗物”汇聚,表达新年的喜悦和祝福,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年画”。人们喜欢齐白石“岁朝图”,是因为该作品(       

   

①充满民俗特色,展现传统节日的欢庆氛围          
②贴近民众生活,承载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③反映作者理想,解构节日文化的传统内涵          
④恪守传统风格,再现传统文化的清雅意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11更新 | 7658次组卷 | 34卷引用:专题08 文化传承与创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留白”是指在中国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更为协调精美,从而有意留下空白。“留白”艺术是中国画重要的构图法则和审美特征。清代画家汤贻汾在《画鉴析览》中指出:“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叶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齐白石画虾,追求神似,不见水波,却有水中游弋之感。这种留白艺术予人以想象余地,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的审美效果。

一般认为,中国画“留白”艺术形成于六朝,成长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及至明清成为成熟的创作法则。但在艺术语言多元化的当下,中国画传统的程式化留白构图,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期待。一些当代中国画画家通过留白来构建作品的审美意境,相对于传统中国画婉转而间接地表达,更注重画面所传递出的个性与张力,画面所传达的意境也有别于传统文人画借由大幅留白来表达对于世俗纷争的消极回避,用以抒发自己孤傲清高,或逃离现实、寻求精神寄托的自娱手段,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现实生活的关照,作品不仅具有当代社会的时代特征,而且符合当代人的心境,受到人们的喜爱。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中国画“留白”艺术的独特魅力。
(2)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画“留白”艺术的认识。
7 . 微视频《新千里江山图》以古今融通的视觉形象,流畅而富有美感地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实现了破圈传播。对这种视觉媒介的艺术表达来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与年轻人生活高度关联的艺术形态。这启示我们(     
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
②继承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分辨其精华和糟粕
③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全面回归
④要贴近人民需求,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7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8 . 2022年,“中国传统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至此,我国已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对于非遗,人们曾一度担心它们脱不下“古老、稀缺”的标签,与现代生活失去联结。但现在,非遗这门“老手艺”遇上了“新匠人”,为非遗传承注入了青春力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成:面人郎得到新一代受众的喜爱,光在技巧上精益求精还不够,老手艺要与新题材相结合,与大家有共鸣。

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造产孟津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畅杨杨:以前面对面只能教二三十人,现在面对镜头直播教上万人,还通过抖音电商把产品卖到全国,“网络改变了我,也改变着非遗传承的方式”。

资深茶人、茶行老板唐幼猛:中国人历来就有煮茶喝茶的习惯。借鉴咖啡馆的形式,近两年兴起了不少断式茶馆,三五好友“图炉煮茶”,更契合现代年轻人低脂、低糖、低卡的健康需求和简洁、快捷的生活需求。


假如你是一名非遗传承人,你会如何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简要说明。
2023-03-28更新 | 410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复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9 .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中的《唐宫夜宴》火爆出圈。该节目以《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古代名画的画意为背景,以妇好鹗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文物进行穿插,再加上“5G+AR”技术的运用,让观众感受到盛唐“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美景象和雍容气度。由此可见(     
①节目创作要充分追求科技给节目带来的炫酷感
②运用现代科技能够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
③传统文化内涵因时而变更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11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箱,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凡益之道,与时僧行。”中华文脉之贯通,通在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更通在结合时代新发展新语境,赋予中华代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和生命活力。

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呈现“千岩竞秀,万起争流”的生动景象。以创新方式探寻中华文化宝藏,《中国诗词大会》《唐宫夜宴》等电视节目广受青睐:幻化于《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向观众展现跨越千年的丹青意韵;演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栖居,“国风博主”们的写意生活备受海内外粉丝追捧…新时代的中国,中华文化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明日益彰显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影响力。


结合材料,运用“推动认识的发展”知识,请你谈谈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