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德经》强调“无为无不为”“道法自然”。“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道、天、地、人四个最大中,人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无为”就是要让自然或事物按照自身规律运动,而不是人为地妄加干涉。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我们应从古人的自然观中汲取合理养料,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习近平指出,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国际社会应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进行阐释。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3)请就国际社会如何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提两条建议。
2024-01-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

2 .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老曾接受采访时公开反对浪费粮食,他表示,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科研投入大,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很难,应该杜绝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但受到讲排场、爱面子等不科学、不文明消费习俗的影响,我国餐饮浪费问题一直存在;一些媒体引进国外的“大胃王吃播”节目,误导消费,也加剧了国内“舌尖上的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抵制“舌尖上的浪费”。
2021-07-18更新 | 9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每月时政热点》专题15:国际粮食减损大会 知识点专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滥捕滥食野生动物,已成当前人类共识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国有食用野生动物的习俗。可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肆意放纵自己的口腹之欲,甚至进行炫耀性消费,将食用珍稀野生动物视为身份地位、经济实力的象征。在这种畸形的饮食消费观念鼓噪之下,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屡禁不止,“野味产业”规模空前庞大。毫无疑问,饕餐无度、利欲熏心的滥捕滥杀行为不仅严重冲击生态平衡、 破坏生物多样性,也为公共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并最终成为全国性甚至世界性公共卫生事件,贩卖和滥食野生动物再度引发人们关注。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制度。以严密的规范、严格的标准、严明的责任,筑起公共卫生安全法治防线,保护野生动物安全,保障群众生命健康。这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符合当下形势的科学合理的选择。此决定的出台,将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1)有人认为,“食用野生动物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不宜强制禁止”,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批驳。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对该《决定》出台的合理性加以说明。
(3)某校开展“健康生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活动,请站在个人角度就如何践行提出三条建议。
2021-05-2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前郭尔罗斯县二中2021届高三模拟文综政治试题(5月份)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彰显其独特的优势,为全球“抗疫”提供了“中国处方”。

那么中医能做什么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机理,是感染免疫应答引发的急性进行性肺微循环障碍,即人体免疫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干预人体的免疫系统,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关键手段之一。而中医就是依据挖掘、调动、提高和利用免疫功能的机理,追求机体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和谐、稳定、健康、统一。中医药的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从中医药中筛选了“三药三方”(三药”即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三方”是指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使得中医药在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缩短病程,减轻抗病毒西药的副作用上发挥了独特优势。

此次疫情是一次大考,也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要有信心用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实践为世界防疫树立新的标杆。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2)中医药文化自信应是我国国民的一种积极健康、自觉自为的文化心态,只有对中医药文化有充分的自信,才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对于中华中医药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请你为增强青少年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提三条活动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德经》强调"无为无不为""道法自然"。"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道、天、地、人四个最大中,人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无为"就是要让自然或事物按照自身规律运动,而不是人为地妄加干涉。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我们应从古人的自然观中汲取合理养料,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2021-06-05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郊联体2021届高三四模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是党应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经验作出的理论概括,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实事求是”一语出自《汉书》中“河间献王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爱国思想家顾炎武在身体力行地倡导求实之风的同时,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务实思想,强调学问要面向现实,为现实服务。思想家魏源审时度势,顺应时代的发展,从救亡图存的愿望出发,将“经世致用”的重点转向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口号。

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实事求是”作了改造,赋予它崭新的含义和科学的理论形态:“‘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邓小平同志重新解释和发展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的文化传统。他说:“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2021-05-28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高考最后一卷政治(第三模拟)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是党应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经验作出的理论概括,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实事求是”一语出自《汉书》中“河间献王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爱国思想家顾炎武在身体力行地倡导求实之风的同时,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务实思想,强调学问要面向现实,为现实服务。思想家魏源审时度势,顺应时代的发展,从救亡图存的愿望出发,将“经世致用”的重点转向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口号。

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实事求是"作了改造,赋予它崭新的含义和科学的理论形态:“‘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邓小平同志重新解释和发展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的文化传统。他说:“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2)“实事求是”思想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请你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还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某基层团组织开展“实事求是、践行初心”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请你设计两项具体活动。
2021-05-2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高考最后一卷政治(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