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城市发展必须有更大担当。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人民向往的城市。人民向往什么,城市发展就重点抓什么,注重持续性和宜居性。要立足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紧扣“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12个字,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处处见“人”,把人性化、人情味、人文精神体现出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比如城市要为居民骑车散步、逛街购物、餐饮会友、休闲娱乐提供方便,不能单纯为汽车开道;城市要关照各个群体,在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过程中,让“农民工”进城有通道、有保障,不能要地不要人;城市要留住文化根脉、城市记忆,深入挖掘我有他无的文化内容,让市民对城市有归属感、有精神寄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要时刻把“以人民为中心”放在心里,真抓实干,久久为功,让城市发展更有持续性、宜居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城市要留住文化根脉、城市记忆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做好城市工作。
(3)“让城市发展更有持续性、宜居性”。请就这一观点为如何建设城市提两条建议。
2018-07-0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猜题卷文综1政治试题
2 . 材料一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秉承这样的养老理念,子嗣在传统文化中意义重大,意味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现如今,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很多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长土壤,由于少子化的人口结构、思想观念的转变、就业的流动性、生存压力等种种原因,传统的亲情养老变得难以依赖,在这种情况下,探求多种形式的幸福养老迫在眉睫。
材料二   老年人的孤单感还来自社会媒体营造的氛围,如提醒儿女常回家看看类型公益广告中塑造的父母,不是做好饭等子女回来吃,就是守在电话前等子女来电;影视剧中塑造的父母的角色,往往是退休后无所事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子女的身上,不是在“催婚”就是在“催生”。
传统面临挑战,惯例面临冲破,绝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幸福养老了,只是幸福养老的方式可能不同而已。
(1)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谈谈怎样实现对幸福养老的追求?
“哦,岁月如梭你陪我长大,却慢慢花白你头发;哦,信息时代飞速地变化,让你不像曾经强大;是视频通话,给你些迷茫;是移动支付,让你有些慌;是网络约车,带给你悲伤;是自助挂号,让你彷徨……”
网络购物、移动支付、预约出行、自助挂号,“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在年轻人尽情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一些对新生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慢了一拍的老人,却时常有些迷茫。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互联网+”社会如何对老年人更友好?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3)近年来,将重阳节定为法定假日的呼声越来越高。请你提供支持将重阳节作为法定节假日的文化依据。
2018-06-01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传承文化记忆,推动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某地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契机,依托山水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推出“民俗之旅”特色旅游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收入的增加。同时加大投入,将原来杂乱无章的民居统一改造成青砖青瓦,具有传统建筑特色的农家大院、民俗一条街,实现了传统乡村文化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也加深了村民对传统乡村文化价值的认识。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是如何重塑乡村文化自信的。
(2)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激活美丽乡村内生动力。请你分别从文化和政治生活两个角度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各提出一条建议。
2018-05-2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雅安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三诊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首播,节目以“和诗以歌”的艺术形式,邀请经典传唱人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力压同天播出的各大一线卫视春晚,占据当晚同时段实时收视第一位置,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网上好评如潮!

网评一:诗言志,歌咏言。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但经典的内涵从未改变。如何让经典流行?这个节目在诗词与音乐之间找到了答案。孤独了300年的清代大诗人袁枚的《苔》,被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一夜爆红。“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词对生命的礼赞也让网友感动。

网评二:一首诗何以唱哭人?因为它依然有着强大的现实意义:普通人可以伟大。


(1)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阐释网评一中所说的“答案”。
(2)结合你对小诗《苔》的理解,请从价值观的角度,说明普通人何以伟大?
(3)在传承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校应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请你写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冰洋冷饮@雪糕实现“一小时达”,五芳斋万种定制粽任君选择,百雀羚新媒体广告圈粉“90后”……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目前全国有超过半数的中华老字号上线网店,老品牌,新姿态,老字号们正敞开怀抱迎接新零售时代。
老字号承载了厚重的生活与文化记忆,常被视为城市的精神地标,但也曾艰难度日,甚至抱憾终结。如今,人们喜欢老字号,不仅因其历史悠久、手艺精湛,还在于它们能跟时代接轨、与需求合拍。近来,老店“广州酒家”挂牌上市,上海计划将经营不善的老字号放进“品牌池”,招募更合适的经营者……老字号不再死守“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是大胆走出舒适区,争当下、赢未来。
市场不相信眼泪,“倚老卖老”没有出路。只有具有善用互联网思维激活老字号的商业基因,巧用市场力量壮大老字号的发展实力,才能打造“不老传说”,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华老字号能赢得未来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中华老字号是如何“焕发青春”的。
(3)请就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激活老字号的商业基因提出两条建议。

6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全球性挑战更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困扰世界的问题。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外交是历史文化的映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

习近平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只有各国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打造人类命运,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相关知识,谈谈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汉景帝刘启第三子刘德,非常喜好儒学,但当时儒学还未成为正统,经过秦末的战争,典籍留存很少,读书人也是凤毛麟角,想恢复儒学谈何容易,刘德应时而起,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

为了收集书籍,他不畏劳苦,身体力行,足迹遍布洛阳、山东、河北等地,他从民间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他亲自参与了古籍的整理工作,重用名儒,广招著名学士,对所得之书进行研究、整理;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的古籍,必组织群儒进行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后,才整理成册。经过艰苦的校勘工作,刘德整理出诸如《诗》《书》等大批正本古籍,量上超过了当时国家藏书,对后来西汉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的确立产生重大影响。


(1)结合材料,依据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刘德收集整理古籍对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
(3)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的今天,为什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请列举两条理由。

8 . 中华传统文化是香港文化之根。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已经渗透到香港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尽管“东方之珠”的香港是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中生长,但她从未改变的是一颗“中国心”。北角英皇道上,粤剧馆新光戏院有“粤剧界红馆”的美誉,一票难求;中秋节的彩灯会,农历新年春节财神迎春纳福,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各种传统习俗也在此绽放异彩;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弘扬民族正气、自强不息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作品经久不衰;在社区中,不少香港市民在晨练着“中国功夫”。

日益紧密的文化交流成为两地“连心桥”。近年来,“艺海流金——内地与港澳文化界交流活动”、“香江明月夜”庆中秋系列活动、“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品牌交流活动等在持续推进;内地与香港携手保护文化遗产,截至目前,香港已有1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两位国家级非遗产传承人;“国粹香江校园行”“港澳大学生文化实践活动”等持续开展,成为两地青年交流的重要平台;文化企业界互访、举办论坛、研讨会等更密集,为两地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中国心” 如何得以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中生长?
(2)结合材料并运用实践相关知识,简要谈谈如何才能让紧密的文化交流成为两地“连心桥” ?
(3)为了把“爱港”和“爱国”紧紧凝结在一起,让香港与大陆的亲情树更加繁茂,共同谱写更加繁荣昌盛和辉煌灿烂的未来篇章提出2条建设性的建议。
9 . 材料一   中国蚕桑文化已有4000多年历史,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宋时期,四川南充市成为中国丝绸中心。据考证,张骞出使西域交流出去的丝绸产品,很多产自于南充市。近年来,该市深刻认识到做强丝绸产业需要打好丝绸文化这张牌。围绕建设丝绸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该市启动了丝绸文化产业主题园等项目建设。同时,伴随着高科技手段进入丝绸生产领域,该市不断挖掘和推介当地丝绸文化精华,使古老的丝绸制品不断焕发出更加炫丽的光彩,被推向东南亚、南亚经济圈,带动了该市旅游、商贸和文化大发展。
       材料二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提出网上丝绸之路建设优先行动。网上丝绸之路,是由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加强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所形成的多领域、多层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经济带。建设网上丝绸之路,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破除各国信息壁垒,推进优质信息资源有序流动、优质信息服务共享共用,与数字全球化的大趋势高度契合,是推进各国全领域务实合作与共同繁荣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方向。
(1)结合材料,分析南充市打好丝绸文化牌是如何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
(2) 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探究南充市应如何建设网上丝绸之路振兴当地丝绸文化产业。
(3)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南充市振兴丝绸文化产业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
2017-06-05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5月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诗词大会》是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一档原创节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流融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采取果断措施,人民群众不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就会发生漂移。
《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让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唤醒了人们内心的“诗和远方”。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            千百年来,中国人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华民族创作了世界级的华彩诗章,而这些诗章又锻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不仅让观众领略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魅力,也引发人们对各类电视节目的思考。近些年,有些电视节目“取向恶俗”“过度娱乐”,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收视爆表口碑却差。有些电视节目文化内涵深厚,口碑很好却收视平平。《中国诗词大会》能做到口碑与收视齐飞,被网友赞誉为综艺节目中的清流。
(1)“如果人民群众不了解中国诗词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就会发生漂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评价经常出现“口碑”与“收视”的矛盾。有人认为“收视率高的节目就是好节目”。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此进行评析。
(3)请围绕“弘扬传统经典,莫让诗词大会成文化一阵风”设计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10~3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