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0 道试题
1 . “岁朝图”原是文人雅士为祈福新年而以鲜花、果蔬等为素材创作的绘画作品。到了近代,齐白石等绘画大师将“岁朝图”生活化、世俗化,他的“岁朝图”中寓意吉祥富贵的牡丹花绽放,鞭炮、红灯笼、酒杯等“俗物”汇聚,表达新年的喜悦和祝福,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年画”。人们喜欢齐白石“岁朝图”,是因为该作品(       

   

①充满民俗特色,展现传统节日的欢庆氛围          
②贴近民众生活,承载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③反映作者理想,解构节日文化的传统内涵          
④恪守传统风格,再现传统文化的清雅意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11更新 | 7777次组卷 | 35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2(新高考七省专用)
2 . 针灸是我国传统中医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理疗方式,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帮助消化、调节神经系统和改善心理的作用,随着我国中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众开始对我国的针灸文化产生关注,甚至一度在网络走红,面对关注,许多中国网友借此呼吁“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要不断传承和发扬。材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我国的针灸文化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10更新 | 343次组卷 | 9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3 . 舞剧《只此青绿》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背景,通过传统绘画与舞台艺术的跨界融合,以单色调的美、大气磅礴的舞姿,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气韵,让观众领略了古典艺术的厚重震撼。《只此青绿》的成功告诉我们(     
①跨界融合是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必然要求
②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③要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
④打上时代烙印的文化作品就具有恒久意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2021年9月15日,第十四届全运会在千年古都陕西西安正式开幕。开幕式文体展演《奋斗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精彩纷呈,整个演出由序曲“迎宾鼓阵”和“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三个篇章组成,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声光电手段展现了黄帝陵、秦兵马俑、延安宝塔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生动诠释了本届全运会“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主题。开幕式文体展演精彩纷呈表明(     
①传统文化发展必须让流行元素和高科技手段融入
②现代高科技手段已日益成为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③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④借助现代科技能让人们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4更新 | 348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2022届高三零诊文综政治试题

5 . 今天,很多创作已不在纸上进行。然而,打印出来的文字,很难像手稿那样展现作者的笔底波澜。手稿是时间的证物,也是文化的传递,一些手稿还兼具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即使在数字时代,手稿依然有生命力。

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你对“手稿依然有生命力”的理解。
2022-09-17更新 | 5649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练习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6 . 央视《“字”从遇见你》,自播出以来不断掀起收视和话题热潮,此片揭开了众多汉字背后的奥秘,将数千年前的甲骨文、金文文字化身为一个个会跳舞、卖萌的小人儿,借助样式多变的特效设计魔性爆发。网友们看后纷纷惊叹:汉字原来这么有趣!纪录片描绘出华夏子孙的精神谱,也贯穿了中国天人一体万物生长,和谐共存的人文理念,而其中的核心则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下列适合本节目的宣传标语是(     
A.窥探文字密码,弘扬文化自信
B.融合世界文化,展现文字魅力
C.契合社会风潮,发展流行文化
D.丰富多样文化,凸显精神全貌
7 . 2022年3月,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出台一系列加大老字号保护力度、健全老字号传承体系、激发老字号创新活力、培育老字号发展动能等方面具体措施。保护传承老字号、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     
①需要在坚持品牌精髓的同时,根据人们生活变化作出根本性改变
②是基于老字号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
③是对传统产业和商业文化的继承,更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需要
④旨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促使品牌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2年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只此青绿》,讲建了以“展卷人”视角“项”见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创作过程的故事。苍劲厚重的古琴和刚柔并济的舞留把该画创作过程演绎得淋满尽败,对画的意境几乎进行了一比再现。人们仿佛回到九百多年前,见到十八岁的王希孟正在奋笔创作,它穿越古今,唤起了观众对中华文明的共情、这启示我们(     
①根据需要进行重新诠释是文化继承的基本要求
②促进不同艺术的融通能为文化开拓发展新天地
③传统文化只有在现代性的展示中才能焕发生机
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坚持推陈出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对于非遗传承,有学者指出,传承不应该拘泥于固有的表现形式,但其“魂”不能变。我们要用年轻人的思维诠释古老的技艺,但创新得先“守旧”,理解了传统,才能谈创新。这告诉我们(     
①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②文化发展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③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29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2届高考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布,为乡村建设指明方向。近些年,全国各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落地,以乡村振兴推开共同富裕的大门。某校同学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研究学习,分析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请你参与其中。

【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山东省烟台海阳市X镇地处海阳市西南部,南临黄海,夏季多大风,易受台风影响。跨海大桥,烟威青城际铁路和青海城际轻轨从这里穿境而过,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前沿,烟台市区一体化发展的西南门户。

近年来,该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响应发展特色农业的号召,并始终秉持原生态、无添加的经营理念,整合农业和旅游资源,带动了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深受广大顾客的信任与好评。以桑葚种植为例,当地采用高密度、低矮模式种植桑树,集种植、旅游采摘、餐饮、生产、销售为一体,桑葚种植面积上万亩。这不仅让该地有了“人气”,也让人民收获了“财气”,走出了一条别样的乡村振兴之路。


(1)结合材料,简述该地经营高密度、低矮模式桑葚种植园的经济考量。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该地是如何做到既有了“人气”,也有了“财气”的。
(3)近年来,该地区积极推广草莓等观光采摘农业。对此,有人表示支持:“地方产业发展不能单一化,且草莓的种植条件与桑葚颇为相似,加之原有的农旅融合模式也能为其推广创造有利条件。”有人提出异议:“当地缺乏草莓种植技术和经验,且草莓等观光农业在全国分布很广,吸引力较小,还会挤占桑葚种植面积,得不偿失。”你是否支持该地积极推广草莓等观光采摘农业,请结合材料并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文化传承、生活幸福】

海阳大秧歌作为当地一大特色,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据《海阳县志》记载海阳大秧歌已有560年的历史,其内容十分丰富,有打鱼狩猎、农田耕作、大夫行医,还有戏剧佳话、民间故事等。每年正月,当秧歌锣鼓一响,男女老少便蜂拥而至,争相观看。“没有秧歌不叫年”,已成为群众的一句口头禅。


(4)结合材料,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没有秧歌不叫年”的理解。

【治理有效、生活作主】

受历史因素影响,山东省的村规民约普遍存在粗泛不翔实不详细的情况,为此,山东省各地组织召开村规民约研讨会,帮助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发挥“小村规撬动大治理”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A村

顺应时代发展,立足村情,逐渐将禁赌禁酒、移风易俗、股情防控等事项纳入其中,每年都在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为基层社会治理铺路

B村

利用党员带头、干部作则、先进示范、群众督促等方式,践行村规民约的内容,让“村规民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C村

采取入户了解、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并及时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实施方案》,将乡村治理“软约束”变为“硬抓手”,进一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5)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概括“小村规撬动大治理”的实现路径。
(6)“孝老爱亲、好人好事加5分,不诚不孝、不勤不俭扣5分……所得积分可以兑换商品”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度正在积极推广。请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度是如何将乡村治理“软约束”变为“硬抓手”的。
2022-06-0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