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0 道试题
1 . 传统村落被誉为民间文化生态的“活化石”,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一些地方依托古旧村落自身的地域文化、传统技艺、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适度开发文创、旅游等,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穿越,经历了从历史到现代的重生之旅。这说明,传统村落(     
A.历久弥“新”,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B.推陈出“新”,符合时代特点和文化发展实践的需要
C.返本开“新”,推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D.革故鼎“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了文化形式创新
2022-05-09更新 | 12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综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推动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乡村文化,吉林省启动了“吉林印记——乡村博物馆”项目建设。搭建了展示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5年来,吉林省共建成乡村博物馆91处。作为“寻根”与“乡愁”的结晶,这些常有吉林印记的乡村博物馆犹如繁星闪烁,点亮了当地群众精神生活,提高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吉林省农安县辽金时代文化园负责人介绍,辽金时代文化园创建于2014年,根据特有的辽金文化地域特点以及生态农业特色产业划分出了辽金民俗文化游和农耕文化游两大主题旅游产品。为了打造地方文化特色,也为了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守护好、传承好,2016年,辽金时代文化园组织专家学者等备建设“吉林印记——辽金时代乡村博物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辽金时代文化园成为了农安县的旅游名片,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在今昔对比中,乡村博物馆成为了追寻村庄历史的好去处,也让记忆具象化、乡愁鲜明化、文化根脉特色化。接下来,我们将做好做实'吉林印记’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工程,“十四五”期间,全省乡村博物馆总数将达到150家以上,让文化看得见,让乡愁留得住。”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说。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知识,阐述如何打造吉林地方特色乡村博物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分析怎样做好做实“吉林印记”留住乡愁。
(3)请你就吉林省如何传承乡村文化,振兴美丽乡村提出两条建议。
2022-05-08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3 . 2022年央视春晚舞剧《只此青绿》创作灵感来自于北宋名作《千里江山图》。该剧通过跨越时空的艺术交融,以历史文化搭配上绝美的舞蹈,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被网友评为今年春晚“全场最佳”节目。从中可获得的启示是(     
①不同文化的交流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进步
②多样化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彰显文化价值
③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和传播的前提
④中华文化能在传承与创新中恒久而鲜活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5-08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2届高三5月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文综政治试题
4 . 颁奖花束是每一届奥运会上体现东道主国家文化和办赛理念的重要元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采用融合中外绒线编结手法的“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编结花束,既保留了奥运颁奖仪式中花束的形制,又践行了可持续的理念,成为“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新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中外文化资源
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④文化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创新思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07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湘豫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5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淌在街头巷陌的叫卖吟唱声,是民间文化与市井生活的象征,是穿透历史、雕刻时光的动人小唱,是珍贵的有声文物。陆游写“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南宋深巷叫卖杏花的伞下风情;陆文夫记忆里,旧时“阿要大白米唉”“阿要白兰花啊”的姑苏吆喝,是与苦难并行的市井生活场景。中国百姓生的抗争、美的念想,在这一声声低吟浅唱里代代延续。这些游吟式的叫卖吟唱,汇聚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结晶,见证着文明迭代、城乡变迁,书写和记述了中华民族朴素、勤勉、充满生命力的生活哲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变迁,叫卖声所依附的底层商贩日常经验与生命痕迹已不可见听,那些抑扬顿挫、异彩纷呈的叫卖吟唱已渐行渐远。今天,我们不禁怀恋这古老、传统的叫卖声,希望通过回味城市的脉动和记忆中的声音,去除生活中的浮躁与喧嚣,增添生活的恬淡与悠闲。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叫卖吟唱的生发、演变与怀恋。
(2)游吟式叫卖吟唱是穿透历史、雕刻时光的有声文物。请你为保护和传承叫卖吟唱声响艺术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6 . 党史学习正当时。全国各地各大博物馆、纪念馆积极行动起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受到广大群众欢迎。请根据以下内容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新闻标题(     
·香山革命纪念馆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建设虚拟展馆。提供了虚拟全景、文物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内容,使千里之外的观众足不出户,便可参观。·贵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推出数字化展示,运用投影沙盘、多点触摸、全息成像、虚拟讲解员等多媒体手段,将长征故事、英雄人物立体化、生动化,调动观众能动性,实现良好互动。·长辛店二七纪念馆收藏者京汉铁路工人革命斗争的大量实物,参观者还可以通过电子互动设施,领取属于自己的京汉长辛店铁路工人俱乐部“会员证”。

A.加强交流融合,促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B.创新传播方式,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
C.坚定理想信念,搭建修复革命文化的平台
D.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拉近历史与公众距离
2022-05-01更新 | 52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7 . 下图《国货潮品》(徐骏作)告诉我们,企业经营者要想在飞速变化的消费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积极的应对办法有(     
   
①加大研发创新力度,铸就品牌长久生命力
②加速构建全产业链,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③探寻国货历史渊源,一味保持老产品原貌
④挖掘国货文化底蕴,提升产品的内在品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春晚节目《只此青绿》的灵感来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巧妙地将传统书画与舞蹈之美融为一体,以5D全息光影场景、优美典雅舞姿、精湛绝伦演绎,连接千年,共同绘就一幅行走的山水画卷,宋朝风雅韵致尽显其中。《只此青绿》的成功在于(     
①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②现代技术手段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③融汇不同艺术特质,展示中华文化持久生命力
④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文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30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2022届普通高中毕业联考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9 . 从春晚的“唐宫夜宴”,到“元宵奇妙夜”,从水下的“洛神水赋”,到地上的“龙门金刚”,河南卫视把传统文化演绎得美轮美奂。极具创意和美感的演出,让许多原本对传统文化无感的观众彻底被“圈粉”;“唐宫夜宴”等节目在社交媒体,尤其是在年轻人汇聚的微博、B站、快手等平台上,收获了巨大的关注度,并加速了节目口碑的传播。这启示我们(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精华,还有更多有待发掘的精品内容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创新传播手段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传统文化其实从未走远或“过时”,只是需要更为创意化的表达方式
④贴近新一代消费者的传播方式,更能增强传统文化的感染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30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离不开大国工匠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实干,刻印着能工巧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一位位高技能人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匠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仔细、认真与执着;墨家弟子所提倡的“强力而行”的敬业精神;“庖丁解牛”所表达的“道技合一”的工作境界等等都是工匠精神的生动阐释。今天的中国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因此,国家必须凝聚社会共识,深入贯彻“职业无贵贱”的观念意识,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氛围,积极引导劳动者摒弃功利主义意识。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弘扬工匠精神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应该如何传承工匠精神。
(3)“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目前,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办“青春·奋斗”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就此写一篇发言提纲,至少列出两个发言要点。
2022-04-23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