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0 道试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城市化和商业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开发渐趋饱和、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城市大拆大建,大量历史建筑被拆除,城市文脉被粗暴割裂,城市失去了灵魂。如何在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求得平衡呢?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将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纳入城市规划,将古城划分成核心保护区、风貌保护地段和风貌重点整治区,有序推进古城内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对古城旧厂房、旧建筑进行活化,打造了源和1916文创园等一批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园;实施遗产周边环境整治和居住环境提升等举措,改善古城的排水排污、电力电线、立面改造等基础设施……原来破旧的街巷随着一砖一瓦的更新变成了游玩的乐园,原来失修的老厂房焕发了新活力,古城的老百姓过上了崭新的好日子。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知识,说明泉州是如何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
2022-05-26更新 | 29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2年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三)
2 . 楚简是湖北省第五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其制作技艺是以竹、绳为原材料,通过制作毛坯、蒸煮晾干、文字书写、编联成册等工序制成竹简的传统工艺。由于它属于农耕时代,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该技艺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   
①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对其进行根本改造
②保留文化民族特色,推动技艺适应时代变迁
③挖掘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传承好中华文脉
④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增强传统技艺吸引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河北·模拟预测
3 . 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赤诚的家国情怀和昂扬的精神面貌;在《千里江山图》中,我们能领略锦绣河山的壮丽和创作者纯真质朴的爱国之情。古代先贤们秉承“德艺双馨”“艺品如人品”等理念,将优秀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感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下列选项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①优秀文艺作品是家国情怀的载体,能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②欣赏中国文艺作品之美,有助于赓续优秀文化传统
③文艺作品以其特有形式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23更新 | 15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2022年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百年前,在民族危亡的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摆脱屈辱、寻求独立的艰难历程。事业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在这一历程中开创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等思想的最好体现与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必将在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实践中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阐述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2022-05-21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5 . 近年来,沉睡的历史人物、文物频频“出圈”,博物馆文创让文物“活”了起来。比如三星堆博物馆上线了“古蜀萌娃”系列表情包,神秘的青铜面具变身萌娃,引发年轻网友对古蜀文化的关注;敦煌博物馆引入AI识别技术,助力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以此为基础创作数字动画剧,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了壁画故事。虽然博物馆文创发展势头良好,但一些开发工作者缺乏对人民需求的关注,导致某些文创产品创新难以激发市场购买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博物馆文创如何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
6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中要(     
①积极接纳世界各国的文化
②在继承中创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发挥中华文化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
7 . 2021“中日韩陶瓷文化艺术与旅游周”让江西省景德镇又一次以瓷之名展现文化“磁力”。出于对景德镇的热爱,日本陶艺家高柳绫绪将在这里看到的山水、草木、星空、花朵绘制于坯体上,“盏中叶片与陶瓷合而为一,光影交错中仿佛能体会到中国古人所说的‘合一’的状态。”这反映景德镇瓷文化(     
①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③在继承“合一”思想基础上发展
④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为前提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17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考政治考前冲刺卷(江苏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悠久深厚、意蕴丰富的浙江文化,为全省改革发展提供了最充沛的养分、最深沉的力量。万年上山的稻作,五千年良渚的城池,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不断提升着浙江历史文化的厚度。与之交相辉映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全国巡展;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深化改革,“炼”成全国地方戏院团排头兵……在文化供给新赛道上,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深化实施,“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遍及城乡,新建农村文化礼堂2000余家,建成文明实践所(站、点)5万余个。人依旧是“浙”里最美的风景,竺士杰、章成、崔译文、王亮获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陈立群、姚玉峰、孔胜东、杨倩、诸鸣受聘首届“浙江有礼”文明使者,“最美浙江人”品牌持续擦亮。在他们的引领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浙江人成为文明的代言人,用行动巩固提升全域文明创建成果,打造“浙江有礼”文明品牌。

材料二   2021年,浙江省文化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应声落地,文化赋能系列文件相继出台,绘就一幅文化引领驱动、形神融合兼备的宏伟愿景。文化企业“凤凰行动”,聚力提升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浙江4家文化企业入选“全国30强”,入列第一方阵。文旅融合纵深发展,之江文化产业带、“四条诗路”文化带,成为浙江文化新IP。数字变革已成为牵引撬动浙江文化建设的强劲引擎。实施宣传文化智融工程,“舆论引导在线”应用构建多方联动、三级贯通、多跨协同、闭环智控的新闻舆论工作体系;浙文创、版权桥等应用体系化推进、迭代升级,“家头条”“邻里帮”“文E家”布局未来社区文化场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浙江是如何推动文化先行省建设的。
2022-05-1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演练政治试题(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4日,第24届国际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在中国千年古都北京隆重开幕。一处处惊艳的细节、一个个精心的设计不断揭晓,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在冬奥舞台上悄然绽放,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魅力。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原型是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中国红”的主色调韵味十足;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竞赛场馆设计灵感取自中国的“如意”,仿佛一朵美丽洁白的祥云;在希腊雅典点燃圣火的火种灯,外形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尽显中国式典雅和智慧:奥运奖牌的设计也别有深意,其形象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寓意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出“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同时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团结世界人民。2022年北京冬奥会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尽显中国式浪漫。


请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北京冬奥会是如何向世界分享中国式浪漫的。
2022-05-13更新 | 23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信息卷政治试题(一)
10 . 近年来,国风音乐在我国音乐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国风音乐作品在音乐表现形式上包容多样,音乐风格以流行与古典曲风的多元融合为主,呈现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并运用数字技术融合传播,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多元融合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优秀传统文化为音乐发展提供了滋养
③融合数字技术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④文艺创作要紧扣时代脉搏,创新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09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2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