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3月24日,博鳌健康论坛在海南博鳌召开。与会嘉宾围绕“健康中国一新理念、新经济、新趋势”主题,聚焦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医药发展与国际化、中国“十三五”医改规划、健康产业等重要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建议: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机制,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将中西医并重方针融入所有健康政策,发挥中医药独特资源优势,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中医与西医的关系。
(2)结合材料,请就如何发挥中医药独特资源优势,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两条建议。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有效解决之际,辽宁省积极谋划脱贫攻坚后续工作,并确定了“现有帮扶政策、体制机制总体稳定”的基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根基。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巩固脱贫成果推进接续减贫的意见》,指出在脱贫攻坚中,应继续坚持以往各方面的优势,即坚持帮扶力量不变、坚持统筹深化定点扶贫、坚持省内对口帮扶和社会扶贫,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坚持精准帮扶。在坚持以往优势基础上,省里集中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投入资金与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相适应,支持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

材料二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云南普洱舞蹈《摆出一个春天》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引起观众的共鸣,不仅表现了拉祜族非遗舞蹈摆舞的文化传承,也表现了新时代拉祜族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舞蹈以拉祜族民歌《四季调》和拉祜族打击乐节奏等素材为主要音乐元素,用舞蹈展现勤劳智慧的拉祜族女子生活、劳作、鼓舞欢腾的场景。以拉祜族脱贫攻坚前后的生活场景作对比,一句“好日子来了”喊出了万千拉祜族同胞的心声。”《摆出一个春天》“摆”出了普洱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摆”出了普洱边疆大地无比绚烂的春天。


(1)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辽宁省的脱贫攻坚后续工作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结合材料一,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说明辽宁省是如何积极谋划脱贫攻坚后续工作的?
(3)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选取材料二中所涉及的某一信息为主题写篇小论文。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在150-200字。
2022-04-20更新 | 8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 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政治试题 (一)
3 . 吴清源,著名围棋大师,出生于中国福建福州,14岁东渡日本,开始其职业棋手生涯。从1939年至1956年,围棋界进入了绝对的“吴清源时代”。吴清源在下棋前总要通读一遍《道德经》,其中“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的思想使吴清源排除了贪胜之心带来的干扰,心境澄明,发挥出最好的水准。吴清源晚年又将精力放在了提携后进、促进围棋国际化和中国围棋的发展上。
吴清源去世后,聂卫平曾回忆说:“有一年我在日本,与沈君山神侃桥牌,一边的吴清源先生听到后,主动走过来很认真地对我说:‘搏二兔,不得一兔’。我听后如醍醐灌顶,大受震动,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吴清源的辉煌成就是如何取得的。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搏二兔,不得一兔”的选择的正确性。
(3)请你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两条建议。
2016-12-12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甘肃河西五市高三5月第二次联考政治试卷
4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T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但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面临发展的困境。该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已经走出了三大步。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并陆续将成规模但污染较大的企业迁出市中心区,以改善城市环境,造福家乡人民;第二,通过对迁建企业的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借机完成了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在异地逐步建成更先进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企业。第三,针对境内有几个堪称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的传统工业企业的优势,保留并改造具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的老厂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几个以博物馆展示、文化创意、工业旅游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材料二 在T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中,对老厂房和旧仓库的利用存在两个方面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是一种人生体验,是一种生活记忆。老厂房和旧仓库也是城市丈脉的一部分,它们往往承载着老企业的文化和精神,在对其改造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时,要“修旧如旧”,使之成为凝固的“文化”。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靠创意和知识元素,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因此要引入现代元素“修旧如新”,开辟新的途径、新的空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结合材料一,说明T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步走”是如何体现从实际出发的。
(2)你赞成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阐明理由。
(3)请为T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两点建议。
2016-11-26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7月8日,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其故事创意得到广泛赞誉。故事取材于《庄子•逍遥游》这部古典名作,甚至引入了《山海经》里的“神物”。影片创作从古典文化的精髓中吸取营养,从浩若烟海的典籍中找寻“中国好故事”,并与现代技术和消费方式需求进行深入对接,并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进行艺术的再造和深加工,更彰显出独有的中国气质和东方神韵,最终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和喜爱。
(1)结合材料分析,该片创作的成功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该片最终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和喜爱从而获得成功的原因?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瞩目和重视,就中国的文化产业如何更好的发展提两点建议。
2017-05-0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第三次模考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力日甚一日,文化同质化、旅游业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对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威胁,传统文化在应对快速的社会变迁中出现衰落、濒危甚至消失的状况,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成绩斐然。与此同时,大量的在村落中孕育、发展起来的非遗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境遇堪怜。
2014年6月14日是中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城镇化与非遗保护的关系,似乎存在着矛与盾的关系,城镇化意味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由此带来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城镇化带来的最大的变动还是人的变化:即接受城市文化价值和伦理等,最终都关联到人的生活方式的剧变和文化习俗的嬗变,保护好非遗意味着文化自觉,精神上获得归宿感,即精神富足。保护好非遗同时也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就业、改善经济、满足许多民生需求。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理由。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评析“城镇化与非遗保护的关系,似乎存在着矛与盾的关系”。
(3)结合材料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给本地文化遗产保护提两条建议。
2015-07-30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北黄石二中高三综合模拟政治试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粤语是发源于北方的中原雅言(汉族母语)而于秦汉时期传播至两广地区与当地古越语相融合产生的一种语言,同时也是在香港、澳门占有主导地位的方言。改革开放后,粤语呈强势发展之态,其原因有:粤语有独特的书面表达体系;香港文化的强势进入广东;国家的特殊媒体政策支持;市民和媒体的大力支持。但今天上述因素都在弱化,粤语急需保护。
材料二:警惕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乱象:少数地方政府决策时 “乱作为”,在经济驱使和利益诱惑下,无视百姓意见,无视法律法规和文化发展之道,闭门造车;对有些破坏文化遗产行为,处罚时缺少法律依据,司法不力,民众法律意识缺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保护粤语。
(2)结合材料二,请从依法治国的角度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2015-07-30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广东桂城中学高三高考模拟考前交流政治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枫桥,一座历史悠久的小镇,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枫桥经验”的发源地。上世纪60年代初,在社会实践中,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以“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为主要内容的“枫桥经验”。

材料一55年来,“枫桥经验”之所以历久弥新,并迸发出旺盛生命力,关键就在于其真正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枫桥经验”一直没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一“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指导着各地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枫桥经验”又在变化。55年“枫桥经验”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顺应形势任务需要,创造性解决不同时期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过程。

材料二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过程中,各地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许多新探索,发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作用,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在山东,部分市县建设以儒家“和合”学说为核心的“和为贵”调解室,以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不断提升群众道德素养,厚植基层社会治理的道德底蕴,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天津,当地搭建的智慧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拓展服务。比如开发区外来“新市民”群体约占常住人口的60%,开发区建设了“互联网十新市民综合服务”平台,在及时掌握新市民动态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服务。


(1)越是历经岁月淘洗,越会焕发璀璨光芒。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对“枫桥经验”“变”与“不变”的认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山东、天津是如何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的。
(3)55年来,“枫桥经验”逐步从枫桥走向浙江、影响全国,成为全国社会治理的一棵常青树。请写出其哲学依据。
2019-04-04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的精神价值世界,是真善美的艺术理想世界,它蕴含在世界各文明思想之中。
“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天下和平,修齐治平”、“天下和合,共为一家”等名句无不显示了中国古代就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也成为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党的十九大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把相互珍重、平等协商,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的动力所在。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应如何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
(3)学校某社团计划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演讲,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2018-03-1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金溪一中、余江一中等五市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6年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释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战胜困难,夺取胜利:“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途中,红军还面临看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经过长征,党和红军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的真理;“长征是一次唤起民众的伟大远征”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我们党始终植根于人民,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过程,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
材料二:长征所体现的文化力量超越时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的人文支撑。站在新起点上,必须从长征中汲取精神力量,积聚前行动力。长征精神主要是:心系群众、依靠群众,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忠诚理想、坚定信念,民主团结、顾全大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所面I临的各种困难和风险远甚于当年的红军长征,这就需要倍加珍惜井充分运用长征这个精神宝库,把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密鲒合起来,始终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各种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结合材料一,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论证红军长征胜利的必然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我们如何从长征精神汲取力量。
(3)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学习长征精神,要推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众化、常态化,使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更加贴近群众、深入民心。请你为此拟两条宣传标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