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新零售是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营销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让品牌搭乘网络快车,为传统行业的发展增添了无限可能。在北京,近30家老字号积极与电商合作开辟新疆域,利用大数据支撑开展定制生产,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为承载着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老字号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老字号借助新零售这一手段
①主动搭建联通传统与现代的通道
②为老字号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③可以丰富老字号文化的基本内涵
④传播老字号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 . 富有传统市井文化气息、浓缩现代市民生活乐趣的茶馆相声是津味文化的重要标志。茶馆相声的优势就在于原汁原味、雅俗共赏,既保留了相声的原貌,又合老百姓胃口。一位相声名家指出:茶馆相声太雅了没人爱听;太俗了让人没法听。茶馆相声的发展要做到()
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
继承传统,注重保留茶馆形式
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文化需求
立足于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每座历史建筑,年代不同,建筑材料、结构也有所不同。杭州市文物保护部门为每一处历史建筑编撰了专属的《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使得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都能有的放矢,修旧如旧。该做法能够(       
①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③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城市的历史文脉
④批判继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4 .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很多属于特定的农耕时代的非遗技艺的用途范围大大缩小。一些非遗技艺在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有文化学者认为,退出的可以是“形”,我们不能让内在的“魂”也随着社会的转型一起沉到历史的深处。文化学者对待非遗技艺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传统技艺不可忘记与遗弃
②要根据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对传统技艺进行根本改造
③不能只看到传统技艺的外在用途,更要看到其内在光华
④要把蕴含在传统技艺中的工匠精神和中华文脉传承下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 . 2018年1月8日,侯云德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从古方“玉屏风散”得到启示,运用生物工程技术,通过大量试验表明,黄芪对副流感病毒感染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十年间,他在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等5大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生物技术研发机构数量增长十多倍,18种基因工程药物上市。侯云德的成功
①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
③科技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古代经典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外交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引经据典,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态度,为破解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①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        
②体现了中国人民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中的腐朽、落后思想
③是悠远中华文化同当今时代的共鸣     
④完全直接来自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在央视举办的《魅力中国城》评选活动中,来自贵州的黔东南脱颖而出。它以苗舞、芦笙舞、铜鼓舞为代表的民族舞蹈,以生命树为象征的神秘芭莎,以蜡染、苗绣、侗布为典型的手工制作,以“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打动了大家,评委们在享受苗侗魅力的同时也希望黔东南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守住这块财富,使其永葆生机。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守住这块财富,使其永葆生机,应该
①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其在文化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②推陈出新,实现苗侗文化与时俱进,使苗侗文化融入时代元素
③继承传统,立足苗侗人民的生产生活,提炼原汁原味的苗侗基因
④坚守本民族文化,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这一要求表明
①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
③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④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有着重要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9 . 2017年春节,多地销售烟花爆竹的摊主表示,明显感觉销量卖得不如往年。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北京市首日销售情况十分冷清,有的摊位一天只卖出去几挂鞭炮。虽说“爆竹声中一岁除”,然而安全环保更人心。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保留着基本特征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C.当代文化相比传统文化更具吸引力
D.要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困扰世界的问题。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推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是对“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如果能够弘扬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推己及人,建设一个更加太平、繁荣的世界,将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1)结合材料,说明在今天我们应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为解决世界问题更好地发挥作用。
(2)不仅是中国文化,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可以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发挥作用。请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