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近年来,专家们呼吁城市面貌在日新月异的同时,整体规划上的大拆大建破坏了城市独特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城市建设要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要有历史文化保护底线。对此,有下列不同看法你赞成的是
A.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城市建设中要保护优秀文化遗产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破坏了文化遗产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消失
C.每个城市的文化遗产都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标签,城市的遗迹都应该保留
D.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时代在发展,我们不应该抱残守缺
11-12高一·山东潍坊·假期作业
2 . 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微信、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019-09-25更新 | 209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2019年7月,在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中国作为主办方集中展示了中国书法、剪纸、面人等传统文化项目,同时举办中医、京剧、茶艺等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的体验,让国外嘉宾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引起积极反响。这表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②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继承和回归传统,促进文化的传承
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9-08更新 | 653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延边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书信曾经是相距遥远的亲朋好友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和感情的工具。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信·中国》节目以“信”为载体,传递了“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核,集中展现了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其中内容充满了“发现感动震撼振奋”的力量。这一节目的播出
①有利于弘扬革命文化,传播革命精神
②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④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随着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推进,古诗文诵读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更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了(       
①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古诗文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古诗文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标志
④古诗文教育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6 . 当蔬菜遇上传统文化,会有怎样的惊艳?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将文化体验与蔬菜展览相融合,创制了“蔬语廉心”“绿扬孝道”“绿唤乡愁”等特色蔬菜文化景点,让人们在品读传统文化中领略青蔬绿韵。“蔬菜文化”
①根源于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消费
②创新性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创造活力
③通过传统文化与青蔬绿韵的交融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
④从内容和形式上挖掘并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18年3月,广电总局为《国乐大典》点赞,该节目是由广东卫视、山西卫视联合制作的大型原创中国经典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围绕中国民乐主题展开,将经典的国乐作品糅合戏曲、舞蹈、吟唱、吟诵、话剧、诗赋等多种文化元素进行改编,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享受。可见《国乐大典》
①有对传统的继承以及大胆创新的特质
②是现代艺术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精品
③把致敬经典作为自身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好的继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近年来,《潇湘雨》《荷花亭》《卷珠帘》等中国风歌曲深受人们喜爱。歌曲创作者将意境隽永的古诗词融入到现代旋律中来,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这说明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现代歌曲发展的主要源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创新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3-30更新 | 122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下图中是三个不同时期,三段家国情怀,分别代表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之“古”,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为中国文化之“今”,“今”里包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②中国文化之“今”与中国文化之“古”,其风貌、其内容、其主流思想、其时代精神是相同的
③以由“古”而“今”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而不能违背这个历史的逻辑,去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甚至由“今”返“古”
④传统文化继承可以进行“独善其身”的“自改革”,在自身范围内的改进、完善和演变,而不是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密切相关联的文化再创造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10 .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农业逐步告别看天吃饭。有人认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二十四节气,对农事活动的指导功能越来越弱,节气已经过气,应该躺进历史博物馆。题中观点
①否认了优秀农耕文化的积极作用
②看到了落后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发展
③割裂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承接关系
④弄清了先进文化随时间变化会成为落后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