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2020-05-16更新 | 30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届高三政治最新模拟试题精编》必修3 精编02 文化传承与创新
2 . 《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要求开展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助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
②文化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③文化传承需要文化保护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 家风正则民风浮;民风淳则社稷兴。一颗内化于心灵深处的美好粒子只有持续不断传递下去,才可能回归到一种人心向善的生活。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要在充分了解家文化的变与不变中实现新发展。这里强调了
A.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传承B.文化要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C.要保持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D.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面对国内外诸多风险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坚持办好自己的事,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

材料一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探索完美互动的历史。新的改革动员令,需要各个地方从实际出发,完成改革各个地区的有序推进,聚合改革正能量。形成合力,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继续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二上海地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创海派文化建设。保留和开发传统历史文脉,保护传统建筑、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历史遗存,激活优秀历史题材,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留住历史记忆。


(1)结合材料,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深化改革如何才能取得成功。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市是如何进行文化建设的。
(3)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哲学角度简述对改革应持的态度。
2020-04-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东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文综政治试题
5 .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围绕“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孝为先”等主题创作的剪纸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有机融合的生动体现。这一艺术创作形式
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指明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保留传统文化基本特征,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④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动了文化在实践中变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4-24更新 | 222次组卷 | 29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政治试题

6 .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西方文化对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一些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对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感到不自信,有的甚至恶意贬低传统文化。近几年闪耀荧屏的《极限挑战》《一站到底》等节目的版权和模式,都是从海外改编而来。相比之下,央视原创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深受群众欢迎。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问题的思考。


(1)结合材料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观点,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在全球化环境下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2020-04-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网络考试政治试题
7 . 2019年5月15日至22日,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国家对“文明冲突”“文明对抗”老调重弹,引发国际社会担忧。在此背景下召开这场大会正当其时。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正确的做法是
①相互认同,坚持不同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②开放包容,不同文化之间应该求同存异
③科学分析,批判继承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④互学互鉴,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8 . 关于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 近几年,曾经宫门高筑的故宫博物院,逐渐以时尚的面貌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故宫制作了多款软件,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紫禁城的历史。故宫博物院还正在制作一个让“清明上河图”动起来的装置,每次可以让60位观众走进去,绘画中的人物可以动,而且时间和季节也可以变化。如今,故宫正在唤醒库房里沉睡的文物,让它们真正“活”起来。“故宫唤醒沉睡的文物”对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是()
①运用现代科技传播途径提升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②依托大众传媒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其影响力
③立足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④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期以来,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博物馆暂停开放。与此同时,海量文博资源在线上展示,吸引了一大批博物馆粉丝。“云看展”成为特殊时期文化生活新方式,为广大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腾讯“博物官”小程序提供500家国内博物馆的线上展览,除了全景展厅、语音导览外,还能720度欣赏上百件精品文物。与博物馆相关的网络课程已成为在线教育的一大亮点,“假日博物馆”公众号向社会免费开放200集国内外博物馆教育课程,为广大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推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成果应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助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材料所反映的文化生活的道理。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