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1 . 敦煌研究院与腾讯深入合作,利用腾讯“博物馆”和“数字敦煌”的AR、VR能力,使游客通过AR导览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数字敦煌”让一批敦煌艺术精品通过数字平台、数字展览、手机App等途径走出敦煌,走向世界。“数字敦煌”能够(        
①助力游客更深入了解敦煌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②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体验需求,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③利用现代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根本上变革游客的参观方式和内容
④提高莫高窟的游客承载能力,最大限度挖掘敦煌文化的经济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5-28更新 | 1502次组卷 | 43卷引用:江苏省三校联考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金陵中学、海安中学、南外)

2 . 汉字繁简之争由来已久,近些年来,随着国学热兴起,大量古代典籍重新翻印,有些专家学者,再次捡起识读繁体字的老话题。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汉字历经千古演变,与时俱进,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

有人认为,了解历史,阅读旧籍,让孩子们认识一些繁体字,未尝不可;日常生活的实际运用,大可不必弃简从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识繁用简,不必弃简从繁”的合理性。
3 .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以中国村庄、城市、乡镇、山川河流的名字为切口,在解构“中国地名”的同时重构了集体记忆,也引发了集体共情,以深远的历史和满满的情怀激发了观众对脚下土地的热爱。这种共情和热爱(       
A.涵养家国情怀、增强了文化自信
B.表明中国地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C.意味地名源自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D.丰富和扩展了中国地名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4 .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总的说来,北方剪纸多粗犷、豪放,南方剪纸多细腻、娟秀,此外,包括满族、傣族、苗族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大量特色鲜明的剪纸艺术。这反映了(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D.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5 . 纸笺加工技艺非遗传承人刘靖经过多年尝试,成功将制作“粉蜡笺”的传统工艺“复活”。在此基础上,他又相继恢复了泥金笺、朱砂笺等一系列传统纸笺加工技艺。目前,他的纸笺加工技艺传承基地即将投入使用,除了对非遗进行市场开发之外,技艺传习将成为基地的重要功能。刘靖传承非遗的举措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继承方式的变革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以奋斗为主题,铺展出一幅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中国画卷,极大地震撼了观众的心灵。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其创作团队曾走访博物馆、查阅历史图片,请教历史学家和军事学家……这表明(        )
①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得以传承
③先进文化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国多地暂停现场祭扫,大力推广网上“云祭祀”。这说明(  )

①民族节日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创新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③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④清明祭祀可促进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有人认为新诗盛行固然反映了当时时代的需要,但也使得中国格律诗词式微而难再现传世之作。这一观点(       
①蕴含了对中华诗词创新性不足的忧虑     
②表达了诗词创新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
③反映了推动中华传统诗词走向复兴的意愿       
④道出了后人无法逾越中华传统诗词成就的感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5-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0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兰牧骑",蒙语含义为“红色的嫩芽”,是长年活跃在内蒙古农村牧区,为农牧民群众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的一支支文艺工作队的统一称谓。他们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在活动中服务,在服务中温暖人心。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成立。60余年间,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行程数百万公里,为各族群众演出、宣传、辅导:服务36万多场次、2.6亿人次,创造了新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的奇迹。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勉励他们要“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乌兰牧骑这种直接为老百姓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文艺活动“永远不会过时”。

新春之际,锡林郭勒盟的13支乌兰牧骑小分队忙着到牧区演出。还是那一把马头琴,还是那悠扬的乌珠穆沁长调,但他们唱的是新歌,歌词里洋溢着新时代的新生活:乌兰牧骑在草原上已经行走了60多年,为什么能够得到牧民欢迎?关键- -条是有好作品,有了反映时代、贴近牧民生活的好作品,乌兰牧骑才能始终得到牧民的欢迎。

60多年的坚持不懈、奋发努力,乌兰牧骑也完美地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全面地践行了“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守望相助”理念,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万里草原上始终高高飘扬的一面红旗!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乌兰牧骑能够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分析为什么乌兰牧骑“永远不会过时”。
(3)时代在变化,如何进-步繁荣草原文化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请你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为乌兰牧骑的未来提两点建议。
2020-05-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普查调研政治试题
10 . 毛泽东诗词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一个典型。在创作素材上,毛泽东大量借用、化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典故,并加以改造。他善于运用中国古典诗词这种艺术形式,来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既实现了创作内容上的革命性突破,又在审美方式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对我们文化创新的启示有
①立足社会实践,创新思想内容和采用现代艺术形式
②继承优秀传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彰显文化自信,焕发出中华文化基因的强大生命力
④传承革命文化,发挥革命精神对改革创新的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