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2021年9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2025年初步构建,系统完整的城乡历史文化传承体系2035年全面建成。建成城乡历史文化传承体系主要基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③城乡建设首先要培育发展好当地历史文化
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 .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长城被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长城保护条例》施行15年来,沿线15省区市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科技赋能长城保护,在“活化”传承中,长城脚下一座座古村落告别贫困,古老长城也焕发新的生机。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③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长城文化推动古村落告别贫困
④文化遗产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春节是我们辞旧迎新、祈神迎祥的日子,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最具凝聚力的古老传统节日。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不少习俗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爱与乐”是春节永恒不变的主题。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不受历史变迁的影响
③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④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25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考前信息必刷卷02(浙江卷)
4 . 水下中国风舞蹈《祈》再现曹植名篇《洛神赋》,舞者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惊艳呈现了曹植想象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髻鬓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的洛神形象。让观者仿佛都成了曹植,深陷洛神之美。《祈》的成功说明(   
①其审美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价值判断
②丰富传统文艺内涵的创新才能感染人
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某市实施新乡贤培育“青蓝工程”,让乡贤文化深植于年轻一代的血脉之中,实现“青蓝”相继青蓝,乡风贤德代代传。实施新乡贤培育是基于(   
①先继承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继承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当《清明上河图》在现代技术的修复下褪去历史尘埃,当数字敦煌让人们能真实可感地“云游”历史文化场景,当京剧、黄梅戏以迎合年轻人的方式演绎越来越多“Z世代”的年轻人开始主动拥抱传统文化,使“国风热”成为新时尚。这给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带来的启示是(     
A.要发挥大众传媒超越时空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B.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真正需求的文化才有生命力
C.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丰富国风文化的基本内涵
D.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国风古韵才能重焕新生
7 .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载人空间站叫“天宫”……“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月亮的向往;“玉兔”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居住在月球上的仙兔,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相似;“天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寓意对未知天空的探索……中式浪漫的航天器命名体现了(     
①中国人对民族命运、国家发展的感性认识和责任担当
②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既有“中国风”也契合航天器功能
③中华传统文化是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源泉
④赋予探月工程更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气息,彰显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 . 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曾拥有无数的观众。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京剧的观众越来越少,能够展示的舞台也越来越小。近年来有人致力于京剧的改革,在传统京剧中加入许多新元素,比如曲调、唱腔充满了现代感,武术、舞蹈、杂技、魔术等也被注入其中;同时,西方的钢琴、吉他、电声乐器也能在舞台上听到,被人们称为“新京剧”。“新京剧”(     
①既保留着传统京剧的基本特征,又使传统京剧换发了生机
②夹杂了诸多其他因素,已不再是中国的“国粹”
③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能满足当代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④需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不应该加入西方文化元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14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四)(全国版)
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全新重大判断(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摆脱原有理论制约,实现了真理的自我超越
②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厚植了文化自信的基础
③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④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中华民族基本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30年前,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曾为“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取名“灵境”。他认为,灵境技术可以扩展人脑的感知和人机结合的体验,使人如身临其境,而这个,“境”是虚的,我们传统文化正好有个表达这种情况的词——“灵境”。钱学森命名“灵境”(     
①非常生动地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彰显了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科学揭示了虚的“境”是意识作用的结果
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