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如意”由我国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多呈S形,类似于北斗七星的形状。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如下图)主要由顶峰俱乐部、竞赛区及看台组成,其主体建筑灵感就来自中国古代象征吉祥的摆件一一“如意”,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雪如意”的设计表明( )

①精神文化内涵只有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表达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植根的文化沃土
③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④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冬奥会文化富有生机的保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2-20更新 | 539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最后一卷政治试题
2 . 泡泡玛特是国内最火的盲盒品牌,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喜好,通过在形象玩具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广受好评。这一创意产品的成功佐证了(     )
①商业贸易是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更具生命力
③获得消费者的好评与认可是文化创新的首要追求
④推动文化交流能增强中华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2-18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潮”是2021年流行词。“国潮”,即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有机融合,是中国原创品牌深植中华文化基因,创意特色风格,打造多样化文创产品带来的一种消费潮流和风尚。我国政府设立“中国品牌日”,鼓励国货品牌讲好中国故事。“国潮”澎湃,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置身其中,感受到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技术与文化的碰撞。

“国潮”不仅是国货之潮,也是国力之潮,更是国运之潮。2021年,中国本土文化在多领域创意传承,文物古迹、诗词歌赋、水墨书法、琴棋书画乃至生活方式等文化元素的创意应用,日益成为各行业创新的设计元素和灵感来源;“国货”品牌变身时尚标识,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多国运动员身上的安踏、匹克等“中国元素”,定格成一帧帧国产运动品牌“出海”的生动画面;“跨界联名”,在创新融合中延伸产业链,各种品牌以联名营销或深度合作等方式进行品牌优化、产品创新或业务拓展,成为“国潮”升级的又一主要表现形式;年轻人热衷“国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美的东西,并且自发地传播,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数据显示,2021年“国风”视频创作同比增长331%,青年人通过参与话题、录制短视频、展示国风舞蹈、创作国风音乐等方式,表达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呈现自我审美意识和价值追求。


(1)结合材料,说明“国潮”澎湃背后的文化原因。

材料二   “国潮”火爆之下也有隐忧。“国潮”热风中,生拼硬凑的现象不在少数,缺乏对传统文化意蕴和价值的深刻理解,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阐发与重构。同质化“国潮”难引领创新,名字雷同、包装类似的跟风模仿,造成视觉和精神的审美疲劳,加速了“国潮”的泛化。短视“国潮”难兴文化大潮,为了追求营业额数字和实现快速获利,很多品牌把“国潮”当作营销手段,缺乏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


(2)针对材料二中的某个问题,为“国潮”更好地彰显文化自信提出一个解决办法,并阐明理由。(6分,要求围绕主题提出办法,逻辑清晰,字数150左右。)
4 . 2021,国潮“当打之年”。在科技创新、民族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国潮也在全面进化。从吃穿住用,到文化共鸣,再到大国科技崛起,国潮势不可挡,且不断派生新意。下列对“国潮”热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有(     
①文化自信提升是“国潮”热形成的驱动力
②文化的真正价值和生命力在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国潮”热的形成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为前提
④“国潮”展现了中国元素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巧妙结合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西海固地区曾被联合国专家称之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这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严重缺水、难以解决温饱。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扶贫干部带领当地群众开展移民,让当地缺水的群众移民搬迁到有水的地方;治理环境,克服种种困难治理风沙;探索脱贫,产业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实现稳定增收……历经千辛万苦,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今年,以西海固脱贫攻坚战为创作背景的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后,无数游客闻风而动,他们来到最真实的村落品尝“山海宴”,带动了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相关知识,分析西海固地区是怎样改变面貌的。
(2)结合电视剧《山海情》的创作和热播,阐述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2021-12-3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政治训练卷(二)
6 .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石窟壁画富丽多彩,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人们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中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材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得到发展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④不同文化相互渗透最终走向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指出了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忘本来”就是要对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全面继承
②“吸收外来”就是要辩证取舍外来文化,开放包容
③“面向未来”就是要创新发展,开辟中华文化新境界
④要坚持以理论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担负文化复兴使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12-21更新 | 324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 2022届高考模拟政治试题(一)
8 . 《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电视节目深入探究传统文化底蕴,回应观众精神期盼,在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增强与当代社会生活、与当代人的互动,实现了节目“叫好又叫座”。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正确把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②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融通古今文化资源
③文化创新要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前提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1年8月8日,延期一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闭幕。继五年前美国泳坛名将菲尔普斯在里约带着“罐印”亮相赛场后,本届奥运会和拔火罐有关的神秘“东方力量”又多次出现在国外运动员的身上,这让古老的拔罐疗法再次“蹿红”世界,也让中医文化再次引发世界民众的关注,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许多中国网友借此呼吁“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要不断传承和发扬。材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中医文化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从“中国李宁”登上纽约时装周秀场,到故宫文创借着国宝色口红大红大紫;从结合京剧“生旦净丑”元素打造的晨光文具,到六神联合RIO推出的花露水鸡尾酒;包括沙县小吃“入遗”、三星堆盲盒出新……吃“国潮”、穿“国潮”、用“国潮”已成为当代人特别是新青年发自内心认可的时尚追求。这说明(   
①创新是激活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了传承
③增强国人文化自信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④青年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主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0-11更新 | 212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第〇次诊断性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