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共展出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类型在内的400余件作品。展览作品主题涉及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脱贫攻坚、生态文明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作品以“小视角”描绘“大时代”,深深触动了观众。作品的成功得益于(     )
①作品创作要坚守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②作品创作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③作品创作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作品创作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展现了时代风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17更新 | 744次组卷 | 5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10月)文科综合政治(理)试题
3 . 以疫情下高考为创作背景的某电视剧播出后便备受瞩目。该电视剧以现实为根基,以真实的“烟火气”,书写新时代精神,反映的不仅是高考,而是疫情对全民的“大考”。可见,影视创作要(     
①以人民为中心,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②倾听时代声音,讴歌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
③坚持守正创新,满足人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④好中国故事,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电影《长津湖》在收获口碑的同时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电影根据真实的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创作而成,生动诠释了“为谁而战”“因何而战”,引发观众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传递乐观精神、家国情怀,激发出人们珍惜当下、开拓未来的决心。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②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③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④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 . 切碎的韭菜与鲜肉馅入味拌匀,卷入鸡蛋薄饼中,入锅蒸制,清香与鲜美最终交汇,香气满溢,这是家住胡同中的老奶奶的过年拿手菜——“鸡蛋卷”。40多年来,这道菜年年被作为“保留节目”与邻居分享,不变的“年味”令人关注,引发思考。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年味”来自民间,人民群众是文化成果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②不变的“年味”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
③分享“年味”之举,树立了“和谐”“友善”价值追求的典范
④对于“年味”的关注,引发了人们对文化传播问题的深度思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山东·模拟预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近些年来,许多创新尝试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公众逐渐萌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从文物斗图大赛到文物雪糕打卡,从三星堆新发现的围观探讨到文创产品的走俏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攀升的热度,折射的是公众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度。因为喜欢博物馆,选择成为文物摄影师,在镜头里穿透时间;因为热爱传统建筑,选择在自家小院里,用榫卯技术复原经典;因为醉心非遗传承,选择拜师学艺,在非凡技艺中感受历史魅力……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各种各样的打开方式,只要心有所向,定能寻得亲近之道,领略传统之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让公众更好地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2022-03-20更新 | 2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广东卷)第一辑卷5
7 . 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1440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政治(文)试题
8 .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从“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的地域维度展现出家乡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展示了家乡蓬勃发展的新面貌,唤醒了人们对故土的思念和依恋,激发了人们对家乡巨变的骄傲和自豪。这说明(     
①人们对家乡的浓厚情感是电影创作的源泉
②人们对家乡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电影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电影创作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中国医生》《革命者》《1921》等主旋律影片忠于历史与真实,顺应了观影群体的年轻化趋势,在表达与呈现逻辑上创新突破,使年轻人在观影时自觉感受艺术与现实的平衡,拉开了与历史和真实对话的跨时空帷幕,在参与中产生共鸣,在共情中致敬伟大。这说明文艺创作应(   
①立足社会实践,体现时代精神       
②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③以年轻人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       
④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进行创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礼仪等。

中国非物盾文化遗产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它们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承载了中国文明的价值、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为展示中国广博、深厚的非遗文化艺术成果,增进摩洛哥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中摩两国间文化交流与合作。2020年11月2日,由中国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主办的“物以载道——中国非遗数字展”通过中摩数字媒体平台上线,同名线下展于11月2日至12月2日在摩洛哥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本次展览聚焦中国优秀的非遗资源,从器物角度展现中国文化的典雅气韵和匠心传承。展览打破传统静态展陈模式,在实景布展基础上,采用“科技+非遗”手段,借助AR技术拍摄制作,打造裸眼VR效果的3D数字展厅,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古老非遗赋予崭新活力。

对于非遗的传承,既要坚守传统技艺,更要对其进行文化创意赋能,开发符合现代人审美和生活需求的产品,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融入生活,让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继续焕发蓬勃的生机。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怎样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继续焕发蓬勃的生机。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对于非遗的传承,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必要性。
(3)“当好传承人,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侗族大歌、苗族蜡染技艺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列举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