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袁隆平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主动投身当时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研究。经过数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彻底推翻传统经典理论“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之后,他与其团队以坚如磐石的意志,不畏艰难、甘于奉献,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苦苦求索,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揭开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的序幕,还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的水稻技术创新和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袁隆平在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2)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分析袁隆平是如何推动我国水稻技术创新的。

2 . 翻开中国美术史,不少古代画家通过表现理想中的世界,表达对富裕生活的憧憬。如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身边的幸福家园,成为激发美术工作者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创作主题。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体会时代精神,将深刻感人的内容以精湛的技艺、完美的形式加以诠释,创作出了与古代绘画意境截然不同的展现全面小康现实生活的画卷,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期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绘画作品能够实现从“表达对富裕生活的憧憬”到“展现全面小康现实生活”的原因。
(2)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当代美术工作者是如何创作出展现全面小康现实生活的优秀美术作品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