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借助现代光影技术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拉开了冬奥会的帷幕。每一个节气,都对应了一句诗词或谚语!这是一种中国独有的浪漫,瞬间惊艳所有人的审美,古老的文化魅力在不经意间散发出来。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活动要着眼于人民的美好需求
②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现代科技才能真正活起来
③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新性的表达
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15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2 .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要(   
①着眼理论,创新形式
②坚持人民为中心导向
③承袭传统,推陈出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30更新 | 36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政治训练卷(二)

3 . 翻开中国美术史,不少古代画家通过表现理想中的世界,表达对富裕生活的憧憬。如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身边的幸福家园,成为激发美术工作者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创作主题。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体会时代精神,将深刻感人的内容以精湛的技艺、完美的形式加以诠释,创作出了与古代绘画意境截然不同的展现全面小康现实生活的画卷,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期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绘画作品能够实现从“表达对富裕生活的憧憬”到“展现全面小康现实生活”的原因。
(2)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当代美术工作者是如何创作出展现全面小康现实生活的优秀美术作品的。
4 . 2021年2月12日,人民日报给电影《你好,李焕英》做宣传。这部电影讲述了主人公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后,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触摸年轻的父母和他们的梦想的故事。作品传递出的纯粹母爱,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这再一次证明创作优秀文艺作品要(     
①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
③发挥传统文化的示范作用   ④以促进民族文化繁荣为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09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强基联盟协作体2021届高三模拟政治试题(5月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今年国庆档一扫近年该档期票房负增长的颓势,揽获逾29亿元票房,首度突破20亿元大关,其中喜剧电影《羞羞的铁拳》贡献了近六成票房。《羞羞的铁拳》在内容上坚持了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是一次创新和突破,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追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的精神需求
D.文化创新需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