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山东胶南人过年贴年画的习惯非常久远,相传了不知多少世代。早年的年画内容喜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贴年画渲染出年节的热烈气氛,表达主人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伴随生活空间改变和生活方式变迁,山东胶南年画剪纸的功能和形式发生变化,形成以社区文化为中心的新型传播体系。胶南年画剪纸创作经历了从民俗题材向装饰题材再到现实题材的创作转变。具有宣传教育功能的现实题材年画剪纸,通过宣传栏、广告牌等公共媒体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介,创作者借助各种渠道互相学习,交流更加多样化,创作上体现多元审美趋向。伴随旅游业发展,适应不同生活场景,年画剪纸的题材类型等更加丰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年画艺术为什么能够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走进社区。
2021-01-11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届高三3月学科素养测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020-04-15更新 | 569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二)政治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