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下面还有“BEIJING2022的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   

①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既展现中华文化,又体现文化的多样性
③源于设计者的灵感,形象展示活动的活力
④体现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13高三下·山西太原·阶段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舌尖上的浪费
 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000亿元,一年倒掉的食物可以解决2亿人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舌尖上的节约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今天开始,做个“光盘族”吧!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光盘方矣”
舌尖上的中国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以及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区、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
(2)针对“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人们开展“光盘”行动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3)结合材料“舌尖上的浪费”和“舌尖上的节约”,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9-01-30更新 | 8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4月月考政治试卷
3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三大世界文化名人逝世400周年活动。这将为我们重振中国戏曲艺术,向世界宣传中华优秀文化,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描写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表现出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反映出当时人民群众渴望获得更多自由的心声。在艺术形式上,汤显祖没有采用当时士大夫在音律上津津乐道的昆山腔,而是注重文采真情,选择了当地流行的宜黄腔,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汤显祖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作家的成功,在于他必须时刻关注时代主题,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民众心声。中国的戏曲艺术,有别于西方,除华美服饰、舞台艺术、独特唱腔、优美文词外,别具一格的表演理念、独树一帜的表演艺术,更是中国戏曲创作与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在。比如,同样是表现声音,中国艺术更强调无声之声,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同样是表现色彩,传统艺术往往用光亮表示黑暗。有声的寂静,有光的幽暗,则是中国艺术的独特感受。汤显祖《牡丹亭》的成功,对于今天的戏曲创作工作者依然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汤显祖《牡丹亭》的成功对当代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戏曲艺术风格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3)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依然有巨大的现代价值。为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在当今社会中活跃起来,请你拟订两条公益广告。(每条20字以内,两条即可)
4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歌曲中透射出的是浓浓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也是对自己国家、家乡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是一个人深厚的精神家园。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培养家国情怀的意义。
(2)运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知识,简析如何培养家国情怀?
2017-07-0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

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农耕文化,包括农学思想、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等;二是乡村手艺,像木匠、石匠、篾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三是乡村景观文化,它由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四是乡村节日与习俗,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广泛内容。

材料二   新时期要推进乡村文化建设,需特别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也是乡村文化的受益者,只有农民最理解乡村文化与自身生产、生活的关系。二是坚持保护好传统村落原则。丰富的农业文化以及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存在于式样各异的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村落形态、村落公共空间中,乡村的劳动与消费方式、节日与交往习俗,以及乡村的家庭、家族、邻里等,都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和延续的载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有关知识,说明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意义。
(2)结合材料,阐释新时期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应特别注意遵守的两个原则及其依据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3)请就如何继承和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1-05-12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政治试题
6 . 精品的生命在哪里?我们应该鲜明地回答,精品的生命在人民和生活中。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并获得历史检验的作品才是精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民群众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B.文化创新要适应大众的审美要求,不需要体现文艺家的风格和审美取向
C.真正的精品一定要立足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
D.大多数人认可的作品就一定是精品
7 . 随着脱贫攻坚总决战日益临近,我国涌现了一批描写和反映扶贫工作和脱贫进程的纪实作品,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山盟》正是一部富有感染力的、具备艺术真实、令人信服的优秀之作。材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作的追求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要坚定道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把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重视,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紧密相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必然强化文化自信;而坚定文化自信又能使道路自信更持久、理论自信更科学、制度自信更完备。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上。可见,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


(1)人民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2)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从青年学生做起。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提出两条合理化意见。
2018-10-11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必修三《文化生活》练习 (B)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全党要坚定道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把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重视,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紧密相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必然强化文化自信;而坚定文化自信又能使道路自信更持久、理论自信更科学、制度自信更完备。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上。可见,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
人民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2018-03-15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单元检测题
10 . 史诗战争巨制《长津湖》的热播引发了观影热潮,打破多项中国影史纪录。影片真实还原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长津湖战役那段惊天地的雄壮史诗,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致敬伟大精神,激发人们的家国情怀。该剧的成功创作(     
①说明文艺作品必须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反映时代风貌
②体现了人民的生活实践是一切文化产品的创作源泉
③表明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范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冬季联赛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