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三月桃花开,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摘来制成琵琶……90后互联网美食视频博主因拍摄古风乡村生活、传统美食而爆红海内外。有网友评论,“她展现了中华民族利用自然资源满足生活的创造精神,唤起了人类共通的美好情感”。这种田园诗歌式的短视频走红是因为(             
①现代传媒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的文化需求
③折射了不同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          ④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融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5-15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 同步练习
9-10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2 .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2020-04-23更新 | 78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5课 第1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随堂巩固练)-2018年政治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必修3)
2020·江苏南京·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优秀的电影作品,归根结底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从小人物、小视角切入宏大历史,展现普通人与祖国命运相连,表现了凡人壮举、家国情怀。这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电影创作的源泉
③小视角方蕴含深刻的哲理和历史的恢弘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4-21更新 | 9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学高二政治同步精品课堂【第一辑】》(人教版必修4)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020-04-15更新 | 568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课堂练习:23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5 . 现如今,文化类节目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十科技”“文化+旅游”“文化+美食”……文化类节目的层次和维度在创作者的手中愈加丰富饱满。文化类节目重视群众文化需求,是因为
A.文化与经济相交融,这既能推动文化发展也能刺激经济繁荣
B.只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就能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
C.只有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才能创造无愧于人民的作品
D.文化与大众传媒的融合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2020-03-27更新 | 53次组卷 | 4卷引用: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 同步练习
19-20高三·江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19最燃动漫”、票房口碑双双火爆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成为今年暑期最火的国产电影。《大鱼海棠》导演梁旋感叹称“颠覆性的改编完全超出期待,配得上观众的每一句好评”。导演也表示改动时尽可能带入原作的东西,或者是大家固有的神话的印象当中的元素。这说明
①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②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③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④经典文化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10-13更新 | 29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高二政治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3)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7 . 近年来,展现小人物生活百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深受群众欢迎。电视剧《都挺好》聚焦“原生家庭之痛”的当代社会问题;科幻小说《独角兽》从人的角度而非机器的角度讨论人工智能,既呈现当下现实生活,又有鲜明的科幻元素……这对文艺创作的启示是
①文艺只有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受到人民的喜爱
②文艺只有深深扎根于社会生活,才能找到创作的源头活水
③文艺只有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找到存在的根本价值
④文艺只有依靠艺术家的智慧,才能取得艺术上的成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从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到筷子兄弟的《小苹果》,这些神曲之所以火遍大江南北,是因为它们有着节奏单一、简单易学、适合传播等特点。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有(       
①文化生产要遵循市场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
②文化创作要追求轰动效应,满足群众的猎奇心理
③要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④文化创作应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④
2019-08-22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议题式教学设计)
9 . 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原因是(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文化创新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并且为实践服务
③民族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群众实践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源泉、动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 “质文沿时,崇替在选。”因时而兴,乘势而变,与时代同步伐,这是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诞生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文化文艺工作者来说,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①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人民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提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扎根于人民的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